第201章 始皇帝实乃圣王也!太子醒醒,您真不是宫变继位的!(2 / 3)

加入书签

假的!

暴君怎么可能突然成为圣王!

高台之上,苏角将盖了大印的嫌帛面对群臣,长叹一声:“始皇帝十一年七月十二日夜。”“陛下崩于琅琊。”

“是时,郎中令赵亥将儒生们整理的禅让礼仪奏章送入帐中,本官同往,便见陛下已崩!”“相邦冯去疾、左相李斯、郎中令赵亥等诸乱臣顿生歹意,顷刻暴起,于陛下面前悍然造反。”“饶是御史大夫毅、上卿贾、本官、上卿信等诸位同僚率群臣义士死战,亦只能保住陛下不失、大营不乱、百官幸存,未能阻止乱臣携大印逃亡。”

“此诏,便是最后一封加盖陛下大印的陛下诏!”

群臣失声惊呼:“什么?!”

大印被乱臣抢走了?

那乱臣定会以此印祸乱大秦社稷啊!

叔孙通却没考虑那么多,毫不犹豫的出列道:“乱臣好胆,竟是于陛下驾崩后立刻夺走了陛下大印!”“如此,则此诏必是陛下在世时所下,此印必是陛下在世时所盖!”

群臣也回过神来。

扶苏不掌握赢政的大印,且赢政的大印在赢政驾崩之后就被乱臣抢走了。

反而让这张诏书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因为扶苏就算是想矫一封禅让诏书,他也没那个能力!

叔孙通拱手再礼,情真意切的高呼:“陛下法效尧舜,选贤任能,禅让大位与仁人君子。”“此实乃社稷之幸、大秦之幸、天下之幸。”

“臣以为,陛下者,真圣王也!”

高呼间,叔孙通侧目看向身后儒生博士,狂使眼色。

虽然陛下焚书坑儒、集权于上、战争不休、严刑峻法、篡周之位……

但陛下他禅让与君子了啊!

陛下可是两千年间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大权在握时主动禅让的君王。

何必在意那些细枝末节!

倘若两千年间唯一一位禅让的君王却是个暴君,那岂不是说明儒家所求非是圣王法,而是暴君法了吗?夸!

都给本官狠狠的夸!

不夸不配做儒生!

不止要夸,还要告诉天下儒生,要淡化陛下的暴虐之举、突出陛下的仁善之举。

哪怕是编,也得给陛下编些仁善小故事,让世人都盛赞陛下是与尧舜禹并肩的道德楷模!

陛下的身后名已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事了,而是与所有儒生利益相关的大事!

伏胜等所有儒生赶忙出列拱手,同声高呼:“陛下英明!”

“陛下者,圣王也!”

躺在高台上的赢政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想到,他生前苦苦寻求关东儒生的认同和支持无果。

但现在,却又是这群讥他暴虐的儒生们率先站出来夸赞他的仁义!

王戊、韩仓等群臣百官也争先恐后的齐齐出列拱手:“陛下英明!”

“臣附议!”

扶苏双眼怔怔的仰望赢政,数息之后轻声一叹:“往泰山禅让,乃是父皇遗诏!”

“然,父皇已崩,尚未依礼停灵,亦不曾依礼敛尸。”

“如今天气炎热,孤如何能忍心拥父皇往泰山举行禅让之礼!”

“孤,不得不抗诏不尊!”

赢政的尸体已经有些浮肿,必须立刻收敛。

扶苏自信,以他日后的功绩足够往泰山封禅。

以亵渎嬴政为代价登一次泰山?

扶苏不为也!

群臣面面相觑,赢潜陪着小心说:“太子所言甚是。”

“太子一片孝心,陛下也必定欣慰。”

“臣以为,太子可往雍都,在列代先祖的见证下行禅让之礼!”

诸博士全都眼巴巴的看着扶苏。

这可是儒家两千年难得一见的盛事,儒生们当然希望能办的越隆重越好!

扶苏却再度摇头:“秦之所以安宁,皆是因父皇威重。”

“如今父皇驾崩,大印流落在外,孤以为天下顷刻便乱。”

“父皇托付社稷与孤,孤不当耗费时间前往雍都祭祀,而坐视社稷将乱于不顾!”

扶苏的态度坚决,赢潜只能再度让步:“太子所言甚是,万事皆当以社稷为重!”

“旬日之后便是吉日,旬日时间也堪堪足够筹备祭祀之物。”

“臣谏,于旬日后,在咸阳城行禅让大礼!”

儒生们看向扶苏的目光甚至已经满是哀求。

禅让大礼可是多少儒生梦寐以求的盛景,多少大儒做梦梦到的都是圣王禅让的场面,此次禅让更是会成为儒生宣扬圣王理论的权威素材,甚至可能会被用上几千年。

前往雍都祭祀,而非是前往泰山祭祀已经是在退而求其次了。

求太子发发善心同意吧!

但是谁都没想到,扶苏再度拒绝:“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春秋》有言: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

“君位虚悬,则陪臣执国命。”

“孤不为也!”

扶苏话中意味鲜明。

孤要现在!立刻!马上继位!

莫说是旬日,孤一日都不愿等!

群臣众将诸博士面面相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