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扶苏登基!属于大秦的时代才刚刚开始!(2 / 3)

加入书签

就足够让天下间任何一名儒生用命去搏,虽死无憾!

但一众儒生却无人上前争取,就连看向叔孙通的目光也有些同情。

当场制定禅让之礼,并在今天完成禅让登基大礼,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旦此礼出现纰漏,主持者非但不能得到荣誉和声望,反而会背负万世骂名!

但叔孙通却是笑道:“陛下欲于泰山禅位,而太子辞。”

“群臣谏太子往雍都祭祖禅位,太子再辞。”

“群臣又谏太子筹备旬日之后行大礼仪登基,太子三辞。”

“三让三辞,此不为古礼乎?”

“臣以为,太子登基之礼,已启矣!”

叔孙通是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为了劝谏刘邦不要废立太子,叔孙通力谏顽抗、以死相逼。

但刘邦讨厌儒生,叔孙通就换上短衣扮做楚地游侠,不举荐自己的弟子而是举荐土匪强盗。刘邦觉得礼法繁琐,叔孙通就率弟子为其删繁就简,编纂了一套更轻松简单的礼法。

只要不触及叔孙通的原则,叔孙通的通就是变通的通!

扶苏微怔,笑问:“已启?”

叔孙通不答,主动走到高阶之下,拱手一礼,朗声开口:“始皇帝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奉常叔孙通,斗胆代陛下再授社稷!”

“国家庶事,皆取太子处分。”

“此乃陛下之诏,不得抗!”

三让三辞是德,遵诏行事不得抗是法。

叔孙通知道大秦多法吏,扶苏近段时间也曾明言其德法并重的思想,如今扶苏给了儒生体面,叔孙通也主动代儒生做出了让步。

赢潜惊了。

还没等本官劝谏呢,你都已经进入状态了?

如今奉常之位虽然空悬,但还有本官这个宗正在呢,怎么就轮到你个外人来代陛下授社稷了!赢潜还想再争取一下,扶苏却已拱手还礼,慨然道:“今内有乱臣谋逆、外有贼子窥伺,社稷实处于飘摇之际。”

“儿臣德寡,既受父皇信重,必以骨血护社稷!”

面向赢政深深躬身,扶苏认真的说:“儿臣,遵诏!”

叔孙通请赢潜迅速去取大秦祭祀之璧,又请苏角取来赢政的佩剑,同时沉声道:“顿首拜谢!”扶苏撩起衣裳,跪倒在地,目光仰望着赢政的尸首,重重顿首!

旋即扶苏起身,整理好衣裳发丝后,再度顿首!

如此九次后,赢潜也连呼哧带喘的取回了祭祀之璧。

叔孙通迈着标准的步伐走向扶苏,沉声高呼:“国之大事,再祀在戎!”

“今遵上诏,授戎!”

苏角深深躬身,双手奉上赢政佩剑。

扶苏起身,先是拱手一礼,而后双手接过佩剑。

拔剑出鞘且看剑锋,旋即还剑入鞘,扶苏配剑于腰侧。

叔孙通再度高呼:“今遵上诏,授祀!”

赢潜深深躬身,双手奉上祭祀之璧。

扶苏双手接过玉璧,握于右掌。

至此,大义名分订立。

大秦的刀兵与社稷尽数归于扶苏之手!

叔孙通深深躬身,拱手高呼:“臣,拜见陛下!”

群臣万万没想到叔孙通制定的仪式会简单到如此地步,赶忙拱手同呼:

“臣,拜见陛下!”

至此,君臣名分订立。

大秦的君权正式完成交接,从今往后,扶苏便不再是臣,而是君!

扶苏攥紧祭祀之璧,拾级登台,站在高台之巅,沉声开口:“即日起。”

“朕,为秦二世!”

时隔年余,扶苏换回了他曾经的自称。

从今日起,他不再是有父皇偏爱的太子,也不再是一个与此世无关的漂泊客。

而是大秦的二世皇帝!

群臣同呼:“臣,愿为陛下效死!”

叔孙通随之再度拱手:“臣谏,请奉常属官为始皇帝敛容。”

“请陛下移步西畴祭天!”

“再遣宗室代陛下亲往雍畴,祭告大秦列代先祖!”

“遣重臣代陛下亲往泰山,昭告天地!”

扶苏沉声开口:“准。”

“父皇不喜四而喜六,父皇地广三王、功盖五帝、德兼三皇,亦不当遵从停灵四十九日之礼。”“传朕令!”

“奉常属官为父皇敛容,停灵于章台宫。”

“停修阿房宫,遣民力从速修筑骊山陵。”

“父皇停灵六十六日后,葬入骊山陵,不得有误!”

“宗正赢潜代朕往雍畴,祭祀列祖列宗,明告朕已登基。”

“御史大夫蒙毅代朕往泰山,祭祀天地,昭告天地朕已为秦社稷之主。”

“余者百官随朕出宫,往西畴!”

群臣拱手再礼:“唯!”

一声令下,围聚在咸阳城官道两侧的庶民们在法吏的引领下迅速奔赴西畴。

刚刚进入章台宫不久的车队也再度驶出章台宫。

飘扬于半空中的玄龙旗好像彻底恢复了活力一般,随风翱翔、姿态轻松欢快。

五万余百官将士列阵齐整,簇拥着居中六马大车缓行向西。

叔孙通早已率群博士、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