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老将虽老,新将已至,两尊战神入大秦!之屏之翰,百辟为宪!(2 / 2)

加入书签

章邯的兵力只比辛胜多三倍有余,盈功却是辛胜的八倍有余,这还比个屁啊!

耐心等到群臣众将的呼声消减,扶苏方才继续开口:“上卿刘季,全歼巨阳守军,破贼吕鱼部,于此战盈功三万六千一百五十二级,论功,赐上卿刘季爵至少上造!”

“上卿韩信,于淮河征兵十一万、训练得当,得练兵之功,阻贼项梁、吕鱼、开明金增援寿春之路,歼灭贼开明金部,于此战盈功三万一千五百一十二级,论功,赐上卿韩信爵至少上造!”

扶苏的话语如一道惊雷般在群臣众将的脑海之中轰然响起,让群臣众将刚刚平缓的头皮再次发麻。一人盈功三万六千余,一人盈功三万一千余?

两名将领此战所盈功便已逾六万七千之数?

这是盈功!是能辨认的敌军首级数量加上此战事攻后再减去己方将士战死的数量之后得到的数据,而不是总杀敌数!

刘季和韩信的盈功便达到了六万七千之数,此二人此战杀敌之数又该有多少?!

刚被章邯的盈功震惊到头皮发麻的群臣众将听闻刘季和韩信的斩获,头皮再度一紧,浑身战栗!辛胜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已经再没了和章邯、刘季、韩信等新将争高低的心思。

争不过,根本争不过,这群新将就特么不是人!

余下群臣众将却是齐齐对韩信投去热切的目光。

王翦已逝、王贲已老,曾经陪着始皇帝一起打天下的老将们纷纷凋零。

但现在,又是两员战神联袂走进大秦朝堂,能率领大秦的铁骑南征北讨。

刘季虽然也年迈,但韩信还年轻啊!

韩信瞥了刘季一眼,低声讥讽:“倒是让刘兄捡了便宜。”

若非刘季从韩信手中骗走了那些兵马,刘季此战怎么可能打出比韩信更高的盈功?

刘季挑眉轻笑:“若非本将驰援及时,韩上卿麾下战损定然更多,焉能得如此盈功?”

“韩上卿无须多谢。”

韩信颇为不爽,正欲开口讥讽,便听扶苏继续开口:“将军杨端和,于洞庭阻敌北渡大江之途,未放一支乱军过江而乱我大秦腹心。”

“面对贼军主力强攻,戍守鄂城二十日不失,阻贼北上逃脱之途。”

“后于雷山北侧扎硬寨,断贼北遁之途。”

“将军杨端和于此战居功甚伟,理应赐爵!”

“将军杨端和爵已至大庶长,朕欲擢大庶长杨端和为伦侯,诸位爱卿意下何如?”

扶苏言语之间不吝赞美,至于盈功几何?

扶苏没说。

这毕竟是杨端和封侯的大喜之时,还是多给杨端和几分体面吧。

杨端和双眼瞪的溜圆,不敢置信的抬头看向扶苏,手指指向自己,又指向扶苏,再指向自己,磕磕巴巴的说:“伦、伦、伦侯?”

“臣?伦侯?”

“陛下欲封臣为伦侯?”

杨端和盼封侯盼了一辈子,却只是眼睁睁看着一名又一名麾下将领得封侯爵,他非但不得寸进,就连出征的机会都越来越少,即便出征也只能担任年轻人的副将。

杨端和打心眼儿里盼望自己能封侯,但杨端和自己却也知道他封侯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只是在凭一口气强撑着努力而已。

杨端和万万没想到,他真能盼到他盼了一辈子的侯爵之位!!

扶苏肃然道:“然也!”

“朕以为,爱卿之功,理应封侯。”

“诸位爱卿意下何如?”

王戊、蒙毅、辛胜等所有将门之后和军中将领齐齐拱手,振奋高呼:“陛下英明!”

杨端和或是他们的老将军,或是他们父亲的老将军,甚至是他们祖父的老将军。

他们都曾受过杨端和的教导和帮助,如今看到杨端和终尝所愿,他们焉能不助杨端和一臂之力?至于利益纠纷、权力斗争?

别闹,杨端和都已经年过百岁了,他还能活多少年啊?

让老头子临死之前乐呵乐呵吧!

扶苏欣然颔首而后道:“桑扈有歌曰: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将军杨端和为秦征战八十余载、纵横沙场数百场无一败绩,可谓国之屏翰,百辟为宪!”“将军杨端和纵是身在沙场依旧克己,可谓不戢不难,寿已百余依旧能征善战,实乃受福无算!”“朕欲赐将军杨端和号屏翰侯,诸位爱卿以为何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