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说的好像大秦多有道德似的!可不取其一策,却不可不取其人!(2 / 2)
一炬啊!”
扶苏看向伏胜等博士们笑道:“所以朕才欲要征此人为博士。”
“博士馆中,多是如伏博士、孔博士一般的君子和大儒。”
“昔子路性鄙、好勇力,却得孔子教导为君子,可见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被教化向善。”“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此人与诸仁人为同僚,久居仁人君子之中,想来可为仁人也。”
“朕以为,此人颇有巧思只是疏于道德,若是诸位爱卿能教此人向善,让此人能为朕所用,亦是大幸!扶苏把球踹给了诸博士。
如果仅仅只是一名没有道德可言的人就能把诸位都带坏了,诸位可谓君子乎?
七十名儒学博士若是还不能教导一名没有道德的人为君子,诸位可谓大儒乎?
伏胜毫不犹豫的拱手道:“教化之事,本就是臣等本分。”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诚然,此人行策卑劣,但此人本性却必定不坏,臣等必当用心为陛下教化贤才!”
扶苏欣然颔首:“甚善!”
“诸位爱卿意下何如?”
扶苏已经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还把这名考生瑞去了博士馆,等闲不会与群臣共事,更是已经做出了决定,群臣又能如何?
群臣只能拱手:“陛下英明!”
刘季兴致勃勃的看向扶苏道:“臣敢请陛下解名,也让臣一睹此人究竟是何等人物。”
扶苏大笑:“朕亦对此人颇为好奇!”
切开封泥,解下麻布,六枚篆字映入群臣眼帘。
【阳武,庶民,陈平!】
扶苏微怔,而后嘴角微微上翘。
难怪这名考生的试卷会有一股不顾死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美。
陈平终愿来投矣!
将陈平的试卷投入上评之中,扶苏面向群臣拱手一礼:“有劳诸位爱卿为国朝抡才。”
“此岁将毕,再劳烦诸位爱卿为朕分忧旬日!”
吏试虽然尚未完全结束,但需要由群臣臂助的部分已经结束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群臣能得清闲,因为秋粮即将进入咸阳、腊祭近在眼前,大秦各衙署都需要抓紧时间完成今年的年终总结!
今年的大秦非但经历了胡亥之乱,更还经历了扶苏大刀阔斧的改革,群臣只看日常工作就能想象到今年的年终总结将会是多么庞大且沉重的工作。
而扶苏留给他们的时间,只剩十天!
韩仓挠了挠头顶,看着掌心的几根头发轻声一叹。
萧何快来吧,这破班儿本官是一天都上不下去了!
类似的叹气声不绝于耳,但群臣还是强打精神,拱手高呼:“唯!”
群臣不敢有片刻耽搁,抓紧时间奔赴各自衙署。
比之群臣更加疲累的扶苏却还在吩咐:“依名次传诏得上评的考生入朝奏对。”
话落,扶苏登上马车,抓紧回返章台宫的时间休息小憩。
好在扶苏不曾像李世民一样久经战阵屡屡负伤,也不像赢政一样自幼斗争操劳了几十年,如今的扶苏正是精力充沛、身体强健的年岁。
待到萧何遵诏入章台宫之际,看到的便是身穿冕服、端坐高台、精神抖擞、目光如炬的扶苏!不敢多看,萧何赶忙拱手:“沛县主吏掾萧何,拜见陛下!”
扶苏轻笑颔首:“朕久闻萧吏掾贤名,经由此番吏试,朕方才知盛名之下无虚士!”
“若是早知爱卿有如此大才,朕必当早早征辟萧吏掾入朝,而不是任由如此大才磋磨于沛县那一隅之地!”
萧何拱手还礼:“始皇帝曾诏臣入朝为辅吏(借调官吏),是臣才疏学浅未能得上官青睐,方才于辅吏期满后回返沛县。”
“亦是因那一次入朝为辅吏,臣有幸得见大秦之广、朝政之艰,开臣之眼界、阔臣之心胸,因而在回返沛县之后勤加研习,以求再遇良机时不会错过。”
“又幸逢陛下改吏试之制,予臣良机,臣方才能尽展所学!”
不是始皇帝识人不明,也不是陛下识人不明,同样不是臣才疏学浅。
而只是始皇帝在臣尚未成材之际考教了臣,臣愧对始皇帝。
陛下在臣已经成材之后考教了臣,得现臣之才学。
没有任何人有失,只是如今时机正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