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安禄山 李克用表示很淦!律令之宗 百代不易之道!(2 / 2)

加入书签

“万民皆已被陛下授田,豪强难得新私仆,旧日私仆亦易生二心,实不如收养子女为己所用。”“若臣为豪强,臣便会收养数十名孤儿为养子养女,名为养子养女,实为奴仆婢女,为臣所用!”“秦律又能奈臣何?”

萧何一句话,噎的扶苏难辩!

扶苏从来没考虑过有人会以十为单位去收养孩子。

谁没事儿闲的收养那么多孩子啊!

但如果真的有豪强收养了几十个孩子,当今秦律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同样的,李世民在大唐颁布的《贞观律》也拿他们没办法!

扶苏暗暗攥紧左拳,声音转冷:“以收养之名蓄奴仆?”

“收养数十个子女为满足一己私欲?荒唐!荒唐至极!”

“朕欲行仁策。”

“却反而会被贼子利用成为害民之策?”

萧何轻声道:“害民事小。”

“害社稷事大!”

“豪强可以收养几十个子女,就未尝不能收养几百个子女、几千个子女甚至是几万个子女。”“养子女是否会依律奉养他们尚且不得而知。”

“但依律,一旦养父母犯下抄家灭门的重罪,几千上万名子女都会被牵连诛杀,就算只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子女们也会为养父母遮掩其罪。”

“臣以为,陛下将收养纳入律法且以律法保护养父养母的初衷是好的。”

“但此策,理应再议啊!”

大唐,凌烟阁功臣第十六、天策府老臣、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瑟瑟发抖。

臣不过只是收养了五百个身强体壮的儿子而已。

区区五百个!

怎么就害社稷了?!

和那些真要害社稷的乱臣贼子比起来,臣的养子一点都不多!

自称皇帝、国号为楚,缢杀颜真卿的大唐南平郡王李希烈赶忙摆手,臣膝下也只有一千多名养子而已,着实算不得什么!

大唐御史大夫安禄山双手一摊,臣只不过是收养了区区八千名义子,并借助这八千名义子经商从军、掌控军队钱粮,进而攻破长安,发动了安史之乱而已。

八千名义子很多吗?

就说那大唐晋王、后唐太宗李克用,单凭义子就能拉起大名鼎鼎的义儿军,还有李存孝等出色的义子为其所用,更还用这支义儿军为大唐大破黄巢,顺便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奠定了后唐根基。咱大唐从开国至亡国,哪路藩镇豪强不养个几千上万的义子?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没有养子制度的大唐,那还是大唐吗!

沿着萧何点破的思路细细思量,扶苏越想越是惊惧,就连面色都微微泛白。

“嘭!”

一拳砸在案几上,扶苏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而后起身,面向萧何拱手一礼,满是后怕的说:“幸得爱卿点醒。”

“否则朕仍以为朕所行之策乃是爱民仁策矣!”

萧何连滚带爬的避开这一礼,而后赶忙起身拱手还礼,诚恳的说:“臣不敢当陛下此礼!”“臣观陛下所定秦律后,痛饮三碗亦难抒心头狂喜,其中精髓更是让臣受益匪浅。”

“今大秦初定,不难改制且急需改制,陛下能早早拟定新律已是大才!奇才!偶有疏漏实乃常事,为陛下补疏漏实乃群臣之本分。”

“臣之谏,只是微末之功而已。”

虽然扶苏制定的新律多有疏漏。

但这依旧是扶苏站在九章律、北齐律甚至是大唐武德律等一桩又一桩法学丰碑之上,以远超当今的视野制定的更加系统、全面、先进的法律体系。

但随着新秦律颁行天下,自秦末至唐初这八百余年的法律积淀便不再是扶苏一个人的优势,而是天下间所有法吏的优势。

也是萧何的优势!

扶苏一把拽住了萧何的手,拉着萧何重新坐下,双眼放光的看着萧何道:“爱卿之谏,绝非微末之功!”

“爱卿可还有良策助朕?”

饶是萧何已是经年老吏、职场老油条、沛县白道实质上的话事人,突然被皇帝握住手腕还是忍不住心脏一颤。

萧何只能强作谦逊的笑容道:“臣之谏,皆在奏书之中!”

扶苏连连点头:“那朕先阅爱卿之谏!”

萧何相较于唐朝法吏们欠缺的视野,扶苏给了。

萧何相较于唐朝法吏们欠缺的法学发展积淀,扶苏也给了。

如今的萧何便是踩在了扶苏的肩膀上,吸取着自秦末至唐初的法律积淀、结合当今大秦的实际国情和基层法治经验,以更专业的经年法吏的身份,给出了属于他的法律修订意见。

萧何只用区区五卷竹简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扶苏,何谓萧何定律,何谓《户律》之开创者,何谓律令之宗、百代不易之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