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刘季这小嘴像抹了药似的!大秦第一歌唱家再展歌喉!(2 / 2)
秦军。”
“此战的结局,诸位都是知道的,那是几乎必死的一战!”
“但秦国皇帝在俘虏吾之后却没有杀死吾,甚至没有苛待吾,反而令军法吏教导吾读书识字学军略,让吾吃到了人生中第一顿饱饭!”
“而今日,吾已是大秦上卿!身份地位比之胡国十二将还要更高一筹,仅仅只在四王之下!”“大胡的弟兄们!”
“汝等未必会比本将蠢笨,本将能在秦国成为上卿,汝等亦有机会!”
“不要再为了胡国的贵人而白白赴死了,当与本将同归大秦!封侯拜将!得享荣华富贵!”宝音陈述着他的不堪过往,但宝音的脸上却没有羞耻,只有感慨和感恩。
那不是他的黑历史,那是他的来时路!
只是因为扶苏出手相助,才将他从黑暗中捞到了如今的康庄大道上!
阿尔斯楞也纵马离阵,高声呼唤:“撑犁怎会失败?胡国屡战屡败,但秦国却是屡战屡胜。”“撑犁怎会让袍的骄子们吃不饱饭?吾在胡国时整日饥饿,到冬天时甚至要亲眼看着父辈们走进雪原来为部落节省粮食,但秦国粮草却是与日俱增,大秦上下已无饥懂,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胡国单于自诩撑犁孤涂单于,却从未得到过撑犁的庇护!”
“大秦的皇帝陛下才是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吃饱喝足的真撑犁!”
“吾等都是撑犁的骄子,吾等理应为撑犁而战,而非是为自诩撑犁孤涂单于的贼子而战!”“撑犁的骄子们,快快回归撑犁的怀抱吧!”
“回归撑犁的怀抱,就能回归河南地的故乡,就能吃饱饭了!”
贝尔也纵马上前,高举双手朗声道:“吾乃通古斯大当户贝尔!”
“如今吾已是大秦假二五百主,待此战论功行赏后,吾就有机会成为大秦都尉!”
“胡国的将领们!相较于通古斯而言,胡国不过芥藓之疾!”
“陛下能善待吾等通古斯降将,为何不会善待汝等胡国降将?”
“莫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速速与吾同归大秦!”
一名名有着鲜明胡人特征样貌的将领纵马离阵、现身说法。
胡国小卒们看着宝音,目露憧憬。
曾经的宝音和他们一样都只是小卒,现在却成了仅次于胡国四王的尊贵存在,那如果他们像宝音一样投秦,他们是不是也有机会获得如此尊崇?
胡国将领们看看宝音,又看看贝尔,目露沉凝。
诚然,宝音是先投的秦国,贝尔是刚投的秦国,但宝音曾是小卒,贝尔曾是大当户,曾经的贝尔比宝音尊贵太多,现在的宝音却比贝尔尊贵太多。
这足以说明秦国确实如传言一般会更善待庶民,但这却也足以说明秦国不会对投降的贵胄苛待太甚,至少要比草原诸部吞并对方部落后的所作所为仁慈太多。
倘若现在胡军占据优势,他们必然不会选择自降身份转投秦国。
但现在胡军却是已至绝境,和死亡相比,去秦国做个千夫长也未尝不可啊!
察觉到军中士气动荡、人心思变,冒顿回首怒喝:“传单于令!”
“西进!西进!”
“跟随本单于一同突围!”
“长生天正在注视着汝等!长生天的骄子绝不会向异族投降!”
七千余残存的单于卫兵依旧紧紧追随在冒顿身后。
但胡军小卒们却是强忍着恐惧站在原地,没有跟上冒顿的脚步。
不听单于命令定会被督战队或将领们杀死,听从单于命令定会被秦军杀死。
既然无论如何都是死,何必畏死?
倒不如以死去博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他们忐忑的以余光瞄向自己的将领,便惊愕的发现他们的将领竞然也没有跟上冒顿的脚步!“千夫长吗?”成格勒轻声喃喃,复又轻叹:“本王,实不愿也!”
“然,本王更不能带着我须卜氏的族人们走向深渊啊!”
“列祖列宗在上!请原谅我的选择。”
“长生天在上!如果您真的在庇护胡国的话,您又怎会让吾只能做如此选择!”
只看冒顿对待宝勒尔的态度,成格勒就能想到未来的冒顿会如何对待他和他的族人。
成格勒不想转投秦国。
但他只能在两个很差的选项里选择那个不算最差的选项而已。
终于做出决定,成格勒将弓扔在地上,纵马东进突出军阵,高举双手决绝高呼:“全军听令!”“弃械!”
“下马!”
“随本王一同回归大秦撑犁的怀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