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口锅五百两(1 / 2)

加入书签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也品尝起来,同样是满脸的惊喜。
这种新奇又刺激的味觉体验,是她们从未有过的。
晋阳小公主更是吃得小嘴油汪汪的,一边哈着气,一边往嘴里扒拉着米饭,忙得不亦乐乎。
一顿饭,李世民吃得酣畅淋漓,龙心大悦。
他放下筷子,端起茶杯漱了漱口,目光灼灼地看向程处辉。
“处辉,你这炒菜,火候为何能如此之猛?”
“宫里的炉灶,可做不出这等味道。”
程处辉就知道他会问这个,当即笑着解释起来。
“岳父大人明鉴,关键在于两样东西。”
“其一,是燃料。”
“我们用的不是寻常木柴,而是精炼过的石炭,也就是煤。”
“这煤燃烧起来,火力远比木柴旺盛持久,才能瞬间锁住食材的水分,达到外焦里嫩的效果。”
李世民点了点头,煤的存在他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还能用在烹饪上。
“那其二呢?”
程处辉神秘一笑,拍了拍手。
一个伙计立刻从后厨抱来了一口乌黑锃亮的铁锅。
那铁锅造型古朴,锅身布满了细密的锤纹,在光线下闪烁着幽深的光泽。
“其二,便是此物。”
“此锅名为章郡铁锅,用百炼精钢,历经十二道工序,三万六千锤锻打而成。”
程处辉拿起一块布,在锅里擦了擦,锅底光洁如镜。
“岳父大人请看,此锅最大的特点,便是导热均匀,且不粘锅底。”
“无论是煎鱼还是炒菜,都不会粘连,清洗也极为方便。”
他一边说,一边用指关节敲了敲锅身,发出清脆的声响。
“此锅,可以说是炒菜的神器。”
李世民眼中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不粘锅?
这倒是个稀罕物。
宫里的御厨们,最头疼的就是煎鱼时鱼皮粘锅,往往一道菜做下来,品相就毁了七八分。
“哦?此锅当真如此神奇?”
“不错。”
程处祝一脸的骄傲。
“那此锅……售价几何?”
李世民随口问道。
程处辉伸出了一只手掌。
“不多不少,五百两白银一口。”
“噗——”
李世民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
他瞪大了眼睛,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多……多少?”
程处辉一脸认真地重复道。
“五百两。”
“童叟无欺。”
大堂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连一旁的长孙皇后和李丽质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五百两白银!
这足以在长安城外买下一座不错的庄园了。
现在,程处辉竟然说,这只够买一口锅?
李世民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来。
他刚刚因为美食而舒畅的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他看着程处辉,眼神里再没有了岳父看女婿的温和,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的威严。
“程处辉。”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透着一股寒意。
“朕封你为云南王,是希望你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你倒好,在长安城,又是开酒楼,又是卖铁锅。”
“一口锅,你敢卖五百两!”
“你眼里还有没有君父,还有没有大唐的百姓?”
李世民越说越气,猛地一拍桌子。
“你是不是忘了,为官者,当以忧君忧民为己任!”
帝王一怒,风云变色。
大堂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侍卫和宫女们纷纷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程处辉却像是没感觉到这股压力似的,依旧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样。
他挠了挠头,开口说道。
“岳父大人息怒,您说的忧君忧民,孩儿可一天都没忘。”
“只是,孩儿以为,凡事都得有个先后顺序。”
李世民冷哼一声。
“哦?你倒说说,有什么顺序?”
程处辉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背诵起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岳父大人,您看,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六件事我这不才刚刚开始干嘛。”
“这研究铁锅,就是格物。”
“弄明白了铁锅的道理,就是致知。”
“我把生意做好了,赚了钱,才能养家糊口,这叫齐家。”
“等我把这些都做完了,再去治国平天下,那不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吗?”
程处辉一番歪理邪说,把儒家经典《大学》里的至理名言,硬生生掰扯成了他自己做生意的理论依据。
李世民被他这番话噎得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他想反驳,却发现程处辉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让他根本找不到破绽。
这小子,简直就是个歪才!
李世民指着程处辉,手指都有些发抖,最后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你这个混账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