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世家的培养(1 / 2)

加入书签

“伤两百多,亡一百多?”

宁远说完轻叹一口气。

他认为佯攻最好是零伤亡。

丁三炮面露惭愧之色,“侯爷,是末将的错。”

“末将不应该让兵士们冲的太靠前。”

宁远摆摆手,“不关你的事。”

他扭头看向司马元,“凉州那边伤亡怎么样?”

司马元面色凝重,“回侯爷,城门下尸体层层叠叠,凉州军一直在不计伤亡的猛攻。”

宁远轻轻点头。

他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看来公孙行是真想要雁门关。”

此前宁远故意向公孙行许诺,拿下雁门关后,青州只要徐介的人头,其余东西一概不要。

公孙行明显是听进去了。

因此这才不计代价的猛攻雁门关。

司马元面露笑容,“侯爷此乃阳谋,公孙行除非不要雁门关,否则必然会损失惨重。”

宁远点头。

“丁三炮。”

“末将在。”

“深夜继续派士兵佯装攻城,每一批只要五百人就行,不过人人都要举两只火把,记住了,士兵不能跑进城头弓箭的射程内。”

宁远嘴角露出阴谋的笑容。

丁三炮愣了愣,“侯爷,士兵们睡不了觉啊这样。”

宁远没好气的给他一脚,“夜晚攻城的士兵,白天可以补觉。”

“白天攻城的士兵,夜晚好好休息。”

丁三炮哦了一声。

他这般憨厚的模样,引得在场不少将领哄笑。

关胖子开口,“侯爷这是要折磨城头上的幽州兵啊。”

司马元补充一句,“不光如此,我想侯爷还想折磨凉州兵。”

宁远点头,“对。”

关胖子一脸疑惑,“这么凉州兵,如何折磨?”

司马元自信答道:“凉州大营见我们深夜还在攻城,公孙行一定会跟上。”

“只要坚持几天时间,不管是幽州兵还是凉州兵,他们的士气都会被磨平。”

宁远轻轻拍手,“先生不愧是先生,一下子就看出本侯的想法。”

司马元连忙拱手,“谢王爷夸奖。”

关胖子等人面露恍然。

是夜。

青州兵马五百人一组,半个时辰便鼓声响起,呐喊着冲向雁门关。

城头上的守军根本不敢入睡,只能不断朝城下的火把放箭。

城头上。

诸葛诞眉头紧皱,看着逐渐退去的青州兵,心中满是担忧。

“将军,青州兵从白天到夜晚,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甚至没有一架云梯搭到我们城墙上。”

“由此可见,镇北侯实则只是徒有其名。”

手下副将诸葛新开口。

此人乃是诸葛家族旁系,因为自幼聪慧,且好习武,因此在诸葛家颇有名气。

即便是在幽州,诸葛新也被称为诸葛年轻一辈第一人。

诸葛家族因此将他派到军中历练。

诸葛诞直接将其封为自己的副手,就是打算亲自带她成长。

虽说是旁系,可也毕竟是诸葛家血脉,日后诸葛新成长起来,一样会回报家族。

世家之人,往往把传承看的比较重。

当然很多世家嫡系是瞧不起旁系的,哪怕旁系中出了一个天才,他一样会受到诸多白眼。

诸葛家只是一个例外。

“新儿,你记住,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战场,任何时候都不要小觑你的对手,他们能成为你的对手,必然有几分实力。”

诸葛诞语气平和道。

他很看重诸葛新,不过也明白,诸葛新年纪轻轻,如今身居高位,心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傲气。

这不是坏事。

少年不傲枉为少年。

想当初,他诸葛诞年轻时,不也说过,“天下英雄如草芥”的狂妄话语吗。

诸葛新还年轻。

他需要经历许多事情,然后逐渐成熟。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出征,诸葛诞一定要带上诸葛新的原因。

或许在战场上后者能够成长更快。

或许只需要一场失败。

诸葛新闻言神色一正,连忙拱手,“叔叔的话,新儿记住了。”

诸葛诞满意点头。

诸葛新虽然有傲气,可他听话。

这一点儿就强过许多少年得志的天才。

“镇北侯能够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边军,成长为天下人尽皆知的侯爷,他绝非常人。”

“听说,镇北侯和你年龄相仿。”

诸葛诞故意说出这话。

他就是想让诸葛新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叔叔说的是,新儿记住了,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新儿口出狂言,还请叔叔莫要见怪。”

诸葛新立马开始自我反省。

诸葛诞点头。

他对诸葛新是越来越喜欢了。

“新儿。”

“叔叔。”

“那你来说说,镇北侯为何要这般做?”

诸葛诞决定考一考诸葛新。

后者不假思索,“镇北侯用的是疲敌之计,除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