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帝王心术,胜而不骄(1 / 2)
北平,燕王府。
议事厅内,灯火彻夜未熄。
徐氏端坐于主位之上,一夜未曾入眠,然而她的精神却格外矍铄,凤眸之中,闪烁着期待与紧张相互交织的光芒。
张辅等一众老将,分列于两侧,同样是彻夜等候,神情凝重。
整个北平的命运,皆压在了那支孤军深入的千人骑兵身上。
若成功,则北平之围可解,燕军士气将大振。
若失败,则北平城最后的机动力量将丧失殆尽,他们将彻底沦为一座坐以待毙的孤城。
“报!”一声嘹亮且急促的传报声,从庭院外由远及近传来。
一名王府亲卫,以冲刺般的速度奔入大厅,脸上带着狂喜与难以置信的神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剧烈颤抖:“启禀王妃!大捷,白沟河大捷!”
“高阳王殿下与朱岩将军,率千骑夜袭白沟河,阵斩南军主将瞿能及其子瞿英、瞿成,全歼守军一万两千人!”
“焚毁南军粮草二十万石,军械无数!”
这番话语,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寂静的议事厅内轰然炸响!
所有人皆愣住了。
张辅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瞬间僵住,嘴巴微微张开,眼珠子瞪得滚圆,几乎要从眼眶里掉落出来。
全歼?一万两千人?
还阵斩了瞿能父子三人?这怎么可能!
他们一千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此言当真?”徐氏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一向沉稳的她,此刻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玉手紧紧抓住桌案的边缘。
那亲卫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激昂无比。
“千真万确,高阳王殿下已率部回城,正在城外候命,白沟河方向火光冲天,数十里外清晰可见,南军溃兵四散奔逃,我军斥候已反复确认!”
“好好好!”徐氏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眼中瞬间涌起一层水雾。
赢了!朱岩又一次为她,为燕王府,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奇迹!
她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恢复了王妃的威严,凤眸扫视全场。
“传令,大开城门,本宫要亲自出城,迎接我大燕的英雄凯旋!”
……
当朱高煦和朱岩率领着那支,几乎人人带伤,却煞气冲霄的队伍,出现在北平城下时。
迎接他们的,是全城军民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王爷威武,将军威武!”
“大燕必胜!”
朱高煦骑在马上,身披染血的黑甲,享受着万众瞩目的荣光,只觉胸中一股豪气直冲云霄。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大名府之败的耻辱,在这一刻,被彻底洗刷干净。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身侧。
朱岩依旧是那副平静淡然的模样,仿佛这泼天的功劳,与他毫无关联。
他越是如此,朱高煦心中便越是敬佩。
徐氏在张辅等一众将领的簇拥下,亲自迎出城门。
她看着自己那个脱胎换骨,气势沉凝如山的儿子,眼中满是欣慰。
但她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了朱岩的身上。
“朱将军,辛苦了。”徐氏的声音,充满了真挚的感激。
“为王妃分忧,为燕军效死,乃末将分内之事。”
朱岩翻身下马,抱拳一礼,不卑不亢。
张辅等一众老将,此刻再看向朱岩时,眼神已然彻底改变。
怀疑、轻视,早已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与一丝惭愧。
他们之前还在质疑这个计划是“荒唐”“胡闹”。
可事实,却给了他们一记最为响亮的耳光。
这个年轻人,用一场神话般的胜利,证明了他的眼光和手段,是他们这些老家伙难以企及的。
“王妃,殿下,朱将军,城外并非适宜交谈之所,请入府详谈。”
张辅主动上前,姿态极为谦卑。
……
当夜,燕王府大摆筵宴,庆贺这场惊天大胜。
朱高煦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宴会的主角,被一众将领轮番敬酒,但他却始终将朱岩拉在自己身边,向所有人宣告着这位兄弟的首功之位。
宴席散后,朱高煦屏退了所有人,单独将朱岩请到了自己的书房。
“朱兄弟,今日,哥哥我实在是畅快至极!”朱高煦的脸因饮酒而泛着红光,眼神却明亮得惊人。
“痛饮仇人血,火烧敌军粮,此乃大丈夫之所为!”
他亲自为朱岩斟满一杯酒,神色郑重地问道:“兄弟,白沟河已破,南军粮道被我们斩断一截,其士气必然大跌。”
“依你之见,我们下一步,是否应当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那李景隆彻底赶出北平地界?”
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
一场大胜,让他的信心空前膨胀,恨不得立刻就率领大军,与南军决一死战。
朱岩端起酒杯,却并未饮用。
他看着朱高煦那张兴奋的脸,缓缓摇了摇头。
“殿下,现在尚非决战之时。”
朱高煦的笑容一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