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王辉铁壁!媒体核爆下的溃逃与反杀!(3 / 4)

加入书签

楠等棉花主产区,深入田间地头,与棉农、收棉站及棉花商贩面对面交流,确认种植面积减少、留种量下降等事实。他观察到棉田实际播种密度低于往年,且部分地块因收益低改种其他作物,最终得出全国棉花减产至少25%的核心结论。

他还在产业链上下游调研,走访纺织企业,了解棉纺品库存与需求变化,发现下游企业对低价棉囤货意愿强烈,但原料库存持续消耗。他分析棉花与化纤替代关系,测算棉花价格占服装成本比例(仅5%- 15%),判定价格上涨对终端消费抑制有限,且化纤替代无法完全填补缺口。对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他预判大宗商品需求回暖趋势,结合仲国收储政策动向,判断供需失衡将加剧。

今年他打算用600万本金,一战暴富。他建仓了,发动所有能发动的人建仓,仿佛在向命运发起最后的挑战。

与此同时,另一位传奇散户一一林广茂,也开始了建仓。他曾经在路易达孚集团担任期货交易员,后离职出来单干。他的老东家法国路易达孚集团不看好国际棉花以及国内棉花市场,但是他无比的看好。目前他的本金不多,但他非常有信心。他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果断进场抄底,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遥远的曙光。

中小散户们的资金越来越多,棉花期货的价格下午盘收盘的时候,涨回到了16500位置。郑国栋、李建军、周志雄、刘振邦见状,在夜盘的时候,再次调集资金对空头主力发动了反击。棉花期货的价格猛冲,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16600!

16700!

16800!

16900!

然后遇到阻力后,他们停止拉升。这一轮反杀,完全是因为A股反弹带来的基本面利好效应,配合着散户们的抄底资金,强行拉了一波。不过空头一方并未砸盘,而是在17000附近挂了密集的空单,等着多头主力来碰。

但这次郑国栋、李建军、周志雄、刘振邦学聪明了,没有强行去突破17000位置!

周六的时候,华鑫证券发布了一篇利空棉花的报道:“国际棉花趋势向下,在国际经济前景未卜、市场担忧疑云笼罩整个市场情况下,美国棉花播种面积增加数据从原来的15%逐渐向20%靠拢的利空效应随之在增强。印度等其他国家也有增产报道,也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令期价走低。美国棉花播种面积增加数据从原来的15%逐渐向20%靠拢的利空效应随之在增强。印度等其他国家也有增产报道,也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令期价走低。给棉花市场带来压制作用的还有汇改政策的影响。

早在2005年7月21日,仲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隔五年之后,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继续完善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对我国的纺织行业的出口带来打压。与此同时,其他国家还有可能借此机会抢占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份额。当然,也不得不提到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进口棉花,但进口的棉花同样也因人民币升值而价格走低。综合来看,汇改对国内棉花市场总体来讲是打压较大。市场面临多重市场压力。”

这篇报道在周末的时候,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大基本面还是看空棉花的啊!”

“哎,上周五抄底的资金要倒霉了。”

“国际棉花价格下跌,人民币还升值,这对棉花商们来说那是糟糕透了,这印度的棉花要增产,美国的棉花也要增产,国内的棉花价格并不是低估,而是高估了!”

“明天开盘就跑!”

“周五夜盘的时候多头主力拉得那么高,幸好我跑了,周一肯定低开大跌!”

“跑吧!”

财经自媒体“期货雷达”突然推送一则爆炸性新闻:《路易达孚紧急入局!巴西棉倾销仲国,国内棉价将腰斩?》。文章配图是“清岛港卸货作业”的模糊影像,以及“美棉报价每吨暴跌2000元”的红字标题。一时间,社交媒体炸锅。

“完了完了,进口棉要砸盘!”

“快跑!棉花期货要跌破16000了!”

“陆沧海疯了,他连外资都拉上阵了!”

各种恐慌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蔓延,仿佛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7月26号,周一,期货市场开盘,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直接跳空低开至16800元/吨。上周五抄底的中小散户投资者们要兑现利润,也是疯狂的平仓,加上一些游资,机构交易员们看到利空消息,也进场做空!

接着棉花期货的价格大跌,屏幕上的卖单如瀑布般倾泻一一每分钟超2000手的抛压,将价格一路砸向16400元/吨。

新赛股份的交易室里,郑国栋疯狂拍打屏幕,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绝望。“怎么回事?!谁在砸盘?!”他的声音在交易室里回荡,仿佛一头受伤的野兽在咆哮。

冠农股份的李建军盯着持仓页面,浮盈数字正以每秒百万的速度蒸发。他的双手紧紧握住椅子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