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物流帝国:20亿砸碎香港四大家族供应链霸权的惊天收购(1 / 4)
维港中心顶层,那座无边泳池宛如一块巨大的明镜,水面平滑如绸,将雨后初晴的维多利亚港清晰地倒映其中。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一片璀璨,在水面上跳跃闪烁,仿佛无数颗细碎的钻石。
王辉静静地伫立在泳池边,目光如炬,穿透这绚烂的晨光,直直地锁定在港口西区那一片繁忙的深水货柜码头。巨大的桥吊犹如钢铁铸就的巨兽,沉默而威严地矗立着,它们那粗壮的臂膀,正有条不紊地装卸着货物。货轮在港口中穿梭往来,吞吐着来自全球各地的货物,这里是香港物流的核心枢纽,是这座繁华都市跳动的血脉要塞,承载着无数商业的梦想与希望。
几米之外,周允儿身姿优雅,手持平板,微微低头,轻声向王辉报告:“老板,养和医院基金会已正式启动大湾区新院的选址流程。另外,朗廷酒店旗舰店的康养套餐预约量,周环比大幅提升了220%。”资本的车轮永不停歇,在这片繁华的土地上,每一次数据的变动,都预示着一场商业风暴的悄然酝酿。“很好。”王辉的声音沉静而沉稳,仿佛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波澜不惊。然而,他的视线却始终紧紧地锁定在港口,未曾移开分毫。“但维港系的货物运输,至今还在依赖别人的轮子和卡车。”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满,仿佛一头蛰伏的雄狮,随时准备在商业的丛林中发起猛烈的攻击。说着,他伸出手,从周允儿手中接过平板。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一份标注着嘉里物流(KerryLogistics, HK.0636)详细资产报告的文件,在无声无息中被打开。这份文件,如同一张隐藏着巨大商机的藏宝图,吸引着王辉的目光。收购养和医院那60亿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他的目光却已迅速调转,瞄准了新的目标。“郭鹤年家族控股42%,公司目前市值40亿港币。我们开价20亿,收购40%股权。今日就要将收购要约送达。”
周允儿微微扬起眉毛,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个出价,看似巧妙,实则暗藏玄机。它等于认可了嘉里物流当前的整体估值(40亿港币),没有丝毫溢价。对于一家股权高度集中、并无出售压力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出价显得毫无诚意,甚至有些傲慢。周允儿略作思索,轻声说道:“老板,顺丰上月曾报价16亿求购30%,却被拒绝了。郭家对内地资本介入香港本土核心运输网络极为敏感…”
“敏感?”王辉嘴角微微上扬,掀起一丝讥诮的孤度,仿佛听到了世间最可笑的笑话。他将平板重新递回给周允儿,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告诉郭老,这不是收购,而是救赎。”他指向屏幕上的嘉里物流财报,语气冰冷而犀利:“看看这些数据吧!内陆货运网络单量季度下滑15.3%!东南亚快线被中通蚕食!本地仓库空置率升至19%!郭家子孙中,又有几人对海运清关系统还停留在传真确认的古老时代?”每一句诘问,都如同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而无情地剖开嘉里物流那华丽财报下的脓疮,将隐藏在背后的危机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
“给他20亿现金,换我维港系生态的海陆空通行令。他是愿意等待顺丰下次出16亿时的绝望,还是选择此刻落袋为安,换取维港智能物流生态的船票?允儿,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其实早已写在郭家新加坡办公室的墙上。”王辉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在向整个商业世界宣告他的决心和野心。
周允儿瞬间领悟了王辉的深意。郭鹤年祖籍福州,凭借食糖粮油生意起家,在商业的浪潮中摸爬滚打多年,深谙“与其抱残守缺等死,不如向风暴借势新生”的铁血丛林法则。王辉抛出的这20亿,非但不是对嘉里物流的侮辱,更是唯一能够刺穿传统侨商骄傲壁垒的鱼叉,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博弈中的关键一招。嘉里中心顶楼,郭氏家族的闭门会议正在紧张而凝重地进行着,气氛压抑得如同冰封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郭鹤年长子郭孔丞,作为香港区业务负责人,亲历了父辈创业的艰辛,将这份家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堡垒。此刻,他手中紧紧握着维港控股那份20亿要约文件,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怒。“20亿? 40%?这简直就是在承认我们嘉里物流是垃圾回收站!王辉把我们当什么了?!”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随时准备咆哮反击。
“孔丞,冷静。”郭鹤年本人坐在主位,语气却出乎意料的平稳。这位香格里拉帝国的缔造者,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桌面那份附带而来的嘉里物流内部危机分析摘要。维港控股的刀,向来快得令人心v惊胆寒,这份摘要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嘉里物流的软肋。他将视线转向一直沉默的侄子郭孔丰(嘉里物流CEO),问道:“孔丰,你说说看。维港系那个通付宝绑香港宽屏数据的计划书,你看过了。你觉得它的价值几何?”
郭孔丰深吸一口气,眼神复杂而纠结,既有不甘,又有不得不承认的震撼。“王辉要构建的,是一个能够吃通香港的物流数据黑洞。通付宝绑定支付流量,我们就能看到商户货品流转周期;香港宽屏固网定位数据,能精准锁定全港社区仓配热度;数码通移动基站覆盖,能预判企业物流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