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港岛大美人(2 / 3)

加入书签

贵的。”

虽说港岛演员在出演文艺电影,尤其是像方冬升这样有过大奖经历的导演,他们会自降部分片酬。但对于王祖弦这个级别的演员来说,降低了也没能省多少。

“对了,韩董,北影厂和潇湘厂合拍了一部电影叫《那人那山那狗》,我想购买它的国外版权。潇湘厂那边我已经提前沟通了,现在就差你们北影厂点头了。”

闻言,韩山平意外的看了方冬升一眼,没想到这小子还有做电影资本的想法。

“嗯……这部电影国内的收益不太行,不建议你购买。”

“我想卖到国外试试。”

见方冬升坚持,韩山平想了想,道:

“这样吧,正好霍建期导演就在厂里,我让他给你介绍一下这部电影里的门道。

你听完之后,再决定要不要购买。”

闻言,方冬升点了点头。

霍建期最早是北影厂的美术设计师,后来慢慢的掌镜成为了导演。

听说方冬升要购买《那人》的国外版权,霍建期沉默了一会,缓缓道:

“韩董,方导,恕我直言,这片子京城首映时就7个观众,文化局的王干事看的都睡着打鼾了。咱们这种慢悠悠的文艺片,在自个儿家门口都卖不动票,去国外就能行?

而且海外那帮片商的算盘精着呢,他们买版权,要么图个东方猎奇,要么就想压价捡漏。

你是拿过国际奖的大导演,我相信你有各种渠道。

但这片子讲的是父子情、乡土根,里头的细腻劲儿,西方观众真能懂?

再说了………”

老霍是个讲究人,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全部仔细的讲给方冬升听。

不是没有西方的片商接触他,他太了解其中的门道了。

闻言,方冬升笑了笑,老霍这是典型的灯下黑。

或者国内的导演们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去了解隔壁小日本和棒子国的市场。

当然,如今电影产业化之路才几年?

再加上国内第五代导演全都去刷西方欧美大奖、卖版权。

这就让国内导演误以为西方欧美才是卖版权交易的“政治正确”。

卖给日韩?

我他妈拍的又不是毛片!

“霍导,谢谢你的提醒,就当我投资一次吧。”

霍建期点了点头,得,好言难劝呗。

“目前几大主演都已经定下来了,剩下的角色去港岛那边再找。

就是女儿这个角色……老霍,你接触的演员不少,有没有推荐的?

要求视觉年龄大概在12--14岁,有过影视表演经验的女孩。”

韩山平看着方冬升递过来的演员表问道。

霍建期想了想,问道:

“还有其他条件么?”

“稍微有点灵气,演技还不错的。”

“嗯,我想想……”

霍建期想了想,道:

“前年我拍了一部电影叫《歌手》,韩董你还有印象么?”

“废话,当时你非要何情、李亚朋、胡君演一段三角虐恋。

结果呢,片子后期都做完一年了,被卡审核了,说三观不正……”

提起这部电影韩山平就蛋疼,当时的北影厂情况可不咋好。

一部无法上映的电影,就意味着厂里损失一大笔收入来源。

他记得能不清吗?

事实上,这部叫《歌手》的电影一直等了八年,直到相关规定出台,也就是2006年才上映。“呃……我说的不是这件事。”

眼看韩厂长要暴走,老霍连忙转移话题,道:

“当时我们选择了一位小女孩饰演最小表妹追星的这个角色,她的演技不错,叫什么来着……”“杨蜜,对,就是这个名字。”

霍建期突然想起来了:

“她还出演过《唐明皇》《武状元苏乞儿》《猴娃》等一系列影视剧。

当时剧组就是看中她的经验,才请她担任出演的。”

听到霍建期的话,方冬升挠了挠头。

他倒是把大蜜蜜给忘记了,主要是受其:

涂山,我罩的,懂?

你没事儿吧?没事儿吧?没事儿就吃溜溜梅……

等相关经典文学的影响,他愣是没敢把她和演技派联系在一起。

就像霍建期说的那样,现在的大蜜蜜,应该还是保留灵气和演技的。

“行,那就麻烦霍导你这边把这位小演员的联系方式给我,我来联系她试戏的相关事宜。”“好。”

最终,得到潇湘厂和北影厂的点头,方冬升花了十二万美金买下了《那人》在亚洲的版权。方冬升立刻和北野武工作室联系,将《那人》作为引进片在日本上映。

肯定不可能卖版权,而是用北野武的发行渠道进行分账。

处理好这些事儿后,方冬升将《一次别离》剧组整顿,拿到审核批文后,带着剧组前往港岛……港岛,九龙西贡清水湾道,银督机构总部。

“方先生,欢迎您来港岛拍摄,我是银督的总经理助理何文,您叫我阿文就行。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将全程陪同剧组拍摄。

在港岛有任何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