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拿奖前的运作(2 / 3)

加入书签

然成立时间尚短,但资本雄厚。

它在阿姆斯特丹、港岛、纽约、悉尼及巴黎设有办事处。

业务拓展至全球,自创立起便致力于推广亚洲电影。

制作发行过,如墨镜王的《重庆森林》《花样年华》《2046》。

蔡明量的《你那边几点》,田壮壮的《蓝风筝》《小城之春》。

以及后来刁亦男的《白日焰火》等华语片。

它与柏林电影节关系最为密切,其发行的影片《白日焰火》获得了 2014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还推动了《春光乍泄》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重要奖项的获得……

接到消息后的韩三平,一刻都不敢耽误,亲自带队中影集团赶赴羊城。

光听观影的阵仗都不一般,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韩山平都不禁期待起来。

国际上三大巨头发行公司,加上中影算是四巨头了。

这是拿奖,而且还是拿大奖的节奏!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杀到珠影厂,厂长王华军很是激动。

“横幅挂好,要中英文对照的,卫生都我做好了,不能让人家老外看我们的笑话。

细节很重要,从今天开始,要动员所有职工着装整洁,注意仪容仪表……”

老王一大早上就召开班子成员会议。

议题只有一个:

珠影厂不能给外国电影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老王大费周章的布置,结果人家老外也没到厂里溜达,直接进放映厅观影……

电影放映结束,珠影厂安排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休息,下午再进行研讨会。

“吉姆先生,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招待所里,FF的市场总监拉塞尔正在询问自家导演吉姆·贾木许的意见。

这是位美国独立电影导演,作品经常入围三大电影节。

“实话实说拉塞尔,我现在整个人还没从那种情绪里抽离出来。

你知道吗,作为一位独立电影人,我总觉得真正的好故事不需要那些花哨的特效或者夸张的戏剧冲突。而这部电影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说真的,看完之后我坐在那里愣了好久。

原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面对的那些核心困境是这么相似,爱、责任、选择的代价。

这部电影就像一座桥,让我隔着屏幕摸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温度。

我只能说,如果我是柏林电影节评审团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的投它一票。”

闻言,拉塞尔点了点头:

“这位方导演的作品,去年我就有关注,这次的《别离》确实让我大吃一惊。

可惜我们没有提前介入制片阶段,否则肯定能将利益最大化。

好在现在还不晚,我想另外两家公司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MK2招待所房间。

“女性、宗教、亚洲,它值得我们投入运作,卡米兹先生。

至少今年我们发行和制作的电影里,我还没有找到比它更加优秀的作品。

更何况方冬升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导演,这一点我们不谋而……”

“是的卡米兹先生,我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巩丽作为华夏演员,我想她肯定会支持方冬升得奖。

毕竟华夏人特别的团结和有集体荣誉感,尤其是她的前男友,张毅谋导演……”

高大的白人男子安托万正在跟自己的老板,马林·卡米兹汇报工作。

同一时刻,同样的讨论也发生在索尼经典的客房里……

对于为什么邀请这几家发行公司过来,大家伙都心知肚明。

欧洲三大电影节,或者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电影节。

除了电影本身质量足够优秀之外,想要拿奖,还取决于更多的场外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等,这是大环境。

而在大环境不变,影片质量又差不多的时候,就需要提前进一步的做些运作的工作。

拿奖没有那么容易的,天上不会无故掉大奖。

拿奖又没有那么难,运作之后,获奖几率很大。

是的,只是提升获奖几率。

就算提前运作,也不一定会拿到大奖,毕竟山外有山嘛。

王华军办公室。

方冬升、韩山平、王华军三人坐在办公室里正抽着烟。

哦,还有一个小老弟陆钏在旁边候着,端茶倒水做服务。

“冬升,电影的质量很高,无论是剧情还是主题,说实话,最终成片远超我的预料。”

韩山平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

方冬升笑了笑,道:

“韩董,王厂长,这次咱们可能要牺牲一点国外的版权了。”

《一次别离》是三方投资,所谓的国外版权其实在开拍前就已经约定好,单方面属于方冬升。中影集团和珠影厂则是获得内地票房和版权。

方冬升原本可以不用跟这两位汇报直接做决定。

但好歹共事一场,也算是尊重。

至于为什么叫牺牲?

在场的各位心里都清楚,方冬升邀请三家国际发行公司过来,为的就是拿奖。

而拿奖的重要前提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