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白天喜事,夜晚丧事(1 / 2)
得了老爹吩咐,阎解成抹了抹嘴,立马回前院抱孩子。
许大茂见大功告成,心里高兴,赶忙起身去喊后罩房的老娘与媳妇过来。
走出屋,说来也巧,许大茂一眼就看到了慌慌张张走进刘家的易中海。
懒得管易刘两家的破事,许大茂快步走到后罩房,说起了正事。
听说要让阎瑞丰拜干亲,早已知道隐情的陶玲满口答应,当即去找许富贵准备红包,还有自己提前做的一些东西。离开前,她让儿子多劝劝儿媳妇。
待老娘离开,许大茂才对马竹美道:“媳妇,这事我不是昨晚就跟你说了吗?”
“说了又怎样?大茂,你难道还想让我为你高兴,咱们俩都还年轻,又不是不能生。”马竹美生气道。许大茂劝道:“媳妇,我这都是为了你,我妈是什么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就当哄他们老两口高兴吧!”
马竹美一想起婆婆对于抱孙子的执念,只能无奈答应:“行吧,大茂,这次我就依你,不过你别指望我真对阎家孩子怎么样。我有娇娇,还有供销社的工作,自己还忙不过来呢!”
“知道的,媳妇,瑞丰的事不用你操心,我爸妈乐意哄孩子,就让他们哄!”许大茂急忙拉着媳妇,抱着闺女回了西厢房。
阎解成抱着儿子过来,身后还跟着有些不放心的燕妮。
何達与许富贵合力把桌子搬开,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给拜干亲走流程。
京城这边的拜干亲流程其实很讲究,首先择一个吉日举行仪式。届时,做父母的除了要准备丰盛的酒席外,还要替自己的孩子预备孝敬干爹干妈的礼物。这份礼物中,最重要的是送给干爹的帽子和送给干妈的鞋子,另外,还要配上衣料之类的物品。当然,干爹干妈并不是只进不出。干爹干妈送给干儿子、干女儿的东西一定要有饭碗,筷子和一把长命锁,另外,还要有一套小衣服,鞋袜、帽子、围嘴和兜肚等。过去,为了这些礼物,有钱的人家都是到首饰店去订做银碗银筷,或者到护国寺、白塔寺那里去买木碗,以免小孩因失手而打碎。如果万一打碎碗的话,就会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眼下没那条件,一切从简,陶玲就给干孙子准备了一套小衣服,这还是她拿自家闺女的衣服改的。孩子还太小,何達这个见证人帮着把词念完了,就当是意思到了,最后两边互赠一副碗筷,流程便走完许富贵与陶玲老两口高兴,赶忙把红包与一套小衣服送上。当然,这些礼物,两人并没有给阎家父子,而是直接给了燕妮。
阎埠贵见许家真给红包,心里痒痒,十分好奇许家这次给了多少,若是给的少,那每年三节两寿,自己家也就随便糊弄一下得了。
礼物送了,许大茂赶紧让老娘抱抱干孙子,陶玲笑呵呵接过襁褓中的阎瑞丰,好好看了看这婴儿,眉宇的确挺像自家大茂的,此刻陶玲已经认定这就是自己家的亲孙子。
“瑞丰,叫干奶奶!”
“妈,孩子这么小,你让他叫什么都白搭。”
“我这是提前启蒙,你小子懂什么!”
陶玲抱着孩子走到孙女娇娇身前,说道:“娇娇,这以后就是你弟弟了,你也有玩伴了!”见婆婆把别人家的孙子当做宝,马竹美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一想到自家闺女不是许大茂的孩子,她野硬气不起来。
何達这时插话问道:“老许,你们家干亲拜了,你们看要不要告诉院子里的其他人?”
许富贵豪爽道:“这个当然要说,大茂,过年时没吃完的花生瓜子呢,你拿出来,陪着你妈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也让大家伙高兴高兴。”
听到老爹的吩咐,许大茂赶忙行动起来。
从许家回来,何達手里也抓了一把瓜子。
回到屋里坐下,他琢磨起了今儿这件事,用拜干亲冲喜,这算是头一遭吧!拜干亲的真正含义,其实是通过认义父义母或寄拜自然物以祈佑孩童成长,核心目的为消灾保命及转移命相。消灾保命与冲喜,这不是互相抵消了吗,到底是义父义母占到便宜呢,还是孩子占到了便宜,何達竟然一时还分不清。就在何達在家里瞎琢磨时,院子里的住户们也了解了这件事,众人见许家抱着孩子到处宣扬,还分瓜子花生,一时都不知该究竟是恭喜阎家,还是许家。
热闹到吃晚饭,陶玲才依依不舍的把孩子还给燕妮。
燕妮抱着孩子回到家,一进家门,就见阎埠贵与杨瑞华给阎解成算起了账。
“解成,每年三节两寿,你儿子要送的东西,是你买,还是我们买?”
“爸,瑞丰难道不是你孙子,你这也要算清楚?”
“不然呢,许家还的礼,给得可是瑞丰,若是让我们出钱,这对解放他们公平吗?”
一旁看热闹的阎家兄妹立刻说道:“这不公平!”
阎解成无奈道:“爸,你说该怎么算吧?”
“若是要我们出,瑞丰今后在许家得到的东西,都得在家重新分,特别是许家给的红包啥的!”阎埠贵着重点明了后面一句。
见老爹打的是这个主意,阎解成吃惊道:“爸,你亲孙子的红包,你也不放过?”
夜晚,燕妮偷偷把许家的红包打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