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香江,香江,到香江(2 / 3)

加入书签

四十多分钟之后,王兴就成功登陆到香江。

一路之上,无惊无险!

上了岸,他就立刻打开包装袋,换上了李同给的衣服。

一套浅蓝色的运动套装,外加一双休闲运动鞋。

这套衣服穿在身上,仅从外表看,倒确实像那么回事。

至少,他身上的那股土腥味,已经不见了一大半。

把身份证和李同给的几百港币揣好后,他又把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扔进了空间里。

他并没有听李同的话,把皮筏子给烧了。

黑灯瞎火的,要是在这儿放上一把火,立刻就能把人给招来。

简单收拾了一些上岸的痕迹后,他就离开了这处海岸。

如果刚才没有划错方向的话,那他现在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在元朗一带。

背对着海的方向,走上十来公里,就能到元朗的核心地带--元朗旧墟。

六十年代的元朗,仍旧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

说白了,这地方就是一个大号的乡村地带。

王兴顺着乡间土路,一路走来,尽管天色浓黑如墨,但土路两旁,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农田,仍旧是隐约可见。

走了大概五六小时,天光微亮的时候,总算是能看见远处模模糊糊的城镇模样。

可当王兴一脚迈进这处元朗旧墟后,心中的热情却立刻消散了一大半。

所谓的城镇,其实也就是多了那么几条柏油马路而已。

马路两边,还有一些赶早过来摆摊的农户。

卖的也都是粮食、鸡蛋、鸡、鸭、鹅等一些初级的农产品。

这跟内地的公社比起来,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比内地公社稍微好一些的,可能也就是市场、医院、学校之类的建筑都很新,而且很有现代气息。王兴转了一圈后,天色已经大亮了起来,马路两旁摆摊的人,也多了一些。

甚至,还有那人用手推车,推着一些龟苓膏和凉茶,在沿街贩卖。

王兴找了角落蹲下来后,趁着别人不注意,从空间里拿出一个饭盒和一个白面馒头,就狂炫起来。饭盒里的红烧肉,是在机场餐厅打的。

白面馒头则是离开四九城前,他自己做的。

吃饱之后,他突然感党到有些不对劲儿。

周围几个摊贩,稀稀拉拉的叫卖声,居然消失了。

他愕然地抬起头…

就发现,那几个在路边摆摊的老农,全都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准确一点说,是盯着他手中的饭盒。

有一个老农,甚至还干咽了一口唾沫。

得!…红烧肉的香气,把这几个人给馋着了。

王兴苦笑了一下,赶忙站起身离开了这里。

在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饭盒往空间里一收后,他又朝着马路对面的一间士多店走去。

士多店很小,目测只有十来个平方,但却有前后两个门。

而且应该是刚刚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正背着一个小孩,在士多店的后面,烟熏火燎地忙活着。她应该是在做早饭。

看到王兴过来,她先是对王兴略显歉意地笑了笑,然后就冲后面喊了起来。

“阿莲,来客人了。”

几乎是转瞬之间,一位梳着一条粗麻花辫,身穿灰色麻布长衫,皮肤黝黑,但眼睛却乌黑溜圆的十来岁女孩,从士多店的后面跑了过来。

站在王兴的面前,小姑娘有些自卑地在衣服上,蹭了蹭手上的水渍。

看样子,她刚刚是在后面洗什么东西。

接着,她就用略显谦恭地语气问道:“先生,您要点什么?”

“给我来两瓶汽水!”王兴笑着回道。

刚刚吃的太急,好像有点噎着了,他想买瓶水顺一顺。

顺便也问一问,附近的巴士站点在哪里?

王兴刚刚的回答,似乎让小姑娘有些为难。

她犹豫了一下后,又问道:“先生!

我们这里有士必利、发达、丰力奶、绿宝橙汁和亚洲沙示五种汽水。

您要哪一种?”

“那…就“发达’吧!”王兴随便点了一种。

“谢谢先生!”

“一瓶汽水要三毛钱,两瓶就是六毛。”

“您要是带走的话,还要交两毛的汽水瓶押金。”

“汽水瓶还回来的时候,两毛钱会退给您的。”

小姑娘一边解说着,一边仰头看着王兴。

但身子却没动地方。

很有一种,你不给钱,我就不给你拿汽水的坚持。

看样子,她以前应该吃过这种亏。

王兴笑了笑,从兜里取出钱,数了一块递了过去。

李同办事还是挺细心的。

给王兴准备的香江币,有零有整。

既有百元大钞,也有一元零钱。

小姑娘接过钱后,又犹豫了起来。

王兴笑了笑,这一次没等她说话,就开口道:“两瓶汽水,我就在这儿喝,不用扣押金。”“好的,先生。”

小姑娘应了一声后,先给王兴找了四毛钱,然后就手脚麻利地打开两瓶汽水,递了过来。

王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