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双重碾压(1 / 2)

加入书签

“快看那竿子的弯度,绝对是大家伙!”

周围的本地钓手和观众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来。

刘振华熟练地操控着鱼竿,时而弓竿发力,时而顺势泄力,动作潇洒,尽显大师风范。

十分钟后,一条巨大的鲢鳙被他成功抄入网中。

“快!拿磅秤去!”博浪俱乐部的由总在场下激动地喊道。

称重结果很快出来。

“108号刘振华,鲢鳙一尾,28.6斤!”

全场哗然!

开赛不到两小时,就钓上接近三十斤的巨物,这成绩太惊人了!

刘振华在众人的惊叹和羡慕中,暂时登顶榜首。

他得意地瞥了一眼远处的丁一,发现对方依旧在不紧不慢地钓着,似乎完全没受影响。

“老丁啊,今天你可栽我手里了。”刘振华撇撇嘴,面带微笑,重新挂上饵料,自信满满地抛入水中。观赛区,周子昂的眉头微微皱起。

“王总,那个博浪俱乐部的刘振华,运气太好了,这条鱼的分量虽然不重,但已经拿了先手,我们想追的话,会一直慢一步。”

“不急,比赛才刚开始。”王宇抿了口茶,语气平淡。

苏夏暖也在一旁笑着补充:“是啊,虽然我没钓过鱼,但是比赛嘛,肯定是笑到最后才算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赛场上的鱼口似乎被刘振华那条大鱼激活了,陆续有人开始上鱼,但大多是十斤二十斤的,和刘振华的记录还有些差距。

而丁一的钓位,终于有了动静。

黑漂!提竿,中鱼!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鱼的力道不小,但和刘振华那条相比,略微有些差距。

丁一没有丝毫拖沓,熟练操作下,仅仅八九分钟就将鱼牵引到岸边。

一条二十斤左右的鲢鳙。

“36号丁一,鲢鳙一尾,21.7斤。”

这个成绩,在沉寂已久的赛场上,算的上不错,但和刘振华的28.6斤比起来,完全不够看。赛程进入中午,太阳升到最高,天元水库的水面泛起一层刺眼的白光,蒸腾起闷热的水汽。鱼情比预想的要刁钻。

大部分钓手面前的浮漂都安静得像墓碑,偶尔有人钓上十几斤的鲢鳙,都能引来周围一片羡慕的议论。赛场上,一种混合着鱼腥味和失望的烦躁气氛正在悄悄蔓延。

唯独两个钓位是例外,刘振华的108号位,和丁一的36号位。

这两个位置仿佛被施了看不见的魔法,隔三差五就有银白色的鱼身在水面翻腾。

“又中了!刘大师又中了!”

人群的骚动中,刘振华那边传来一声压抑不住的低喝。

他双手紧握那根一万二买来的巨物竿,身体整个后仰,用体重与水下的力量对抗。

他的技术动作幅度很大,甚至有些狼狈,但胜在断过几次竿的经验和一身蛮力。

又是十几分钟的拉锯,一条体型硕大的鲢鳙被他有惊无险地拖出了水面。

裁判的报数引来一片低声的惊叹:“108号,35.4斤!”

刘振华抹了把汗,得意地坐回钓箱,他现在总重已经超过六十斤,遥遥领先。

他瞥了一眼丁一的方向,那人还是老样子,不紧不慢。刘振华心里暗爽,小王老板诚不欺我,这“巨物斩”饵料,还得是配我这巨物竿,好马配好鞍嘛!

然而,他的得意没持续多久。

丁一那边,浮漂一个干脆利落的下顿,瞬间没入水中。他扬竿刺鱼,动作简洁有力,甚至看不出多余的发力。

水下的鱼开始发力冲刺,但那根通体乌黑的“龙渊”钓竿展现出了与它轻盈竿重不符的恐怖腰力。鱼刚冲出去几米,就被一股柔中带刚的力量强行调转了方向。

丁一的控鱼手法,和刘振华完全是两个风格。

刘振华是硬碰硬,靠装备和体力拔河,丁一则是化力卸力,每一次鱼的冲刺都被他精准预判,用最小的动作和竿身的弹性化解。

那条鱼在水下左冲右突,却始终做不出有效的逃窜,很快就被牵引到了岸边,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36号,29.1斤。”

丁一将鱼入护,重新挂饵,动作流畅得像在重复演练。他身旁的饵料盆边缘,挂着几粒干掉的饵料碎屑,在阳光下微微反光。

观赛区。

周子昂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数据,眉头锁着,低声说:“王总,丁一的技术没问题,但这边的鱼,个体普遍没有博浪那边的大。”

王宇放下手里的茶:“小周,别光看重量,你看他们两个的回鱼速度。”

周子昂推了推眼镜,再次仔细观察。

王宇继续说:“一条三十斤的鱼,刘振华要折腾一刻钟,丁一十分钟搞定。他们用的饵料一样,中鱼频率理论上是差不多的。但比赛比的是总重,时间才是关键。”

周子昂恍然大悟,他看着丁一,那已经不是钓鱼了,那是一条高效的、冷酷的生产线。

赛场上,情况正如王宇所料。

下午一点,丁一的总重已经悄无声息地反超了刘振华。他上了四条鱼,总重接近一百斤。刘振华上了三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