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先给对面上点压力(1 / 2)
这个数字从丁一嘴里说出来,分量极重。
他不是刘振华,从不吹嘘。
他说五成,那就是生死各半的五五开。
王宇修长的手指在酒店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沉稳而富有韵律的“叩叩”声。
“五成,不够。”
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如鹰,穿透了房间里略显沉闷的空气,直视丁一。
“这次来杭城,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一一冠军。”
丁一没有说话,只是将手里的毛巾攥得更紧,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王宇站起身,缓步走到酒店房间的巨大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杭城繁华璀璨的夜景。
“既然天星池的鱼情复杂如斯,那我们就在开赛前,给他们送一份“大礼’。”
“王总,您的意思是……”周子昂抬起头,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明天,我们去天星池。”
王宇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仿佛猎人看到了落入陷阱的猎物。
“不是以参赛选手的身份。”
“而是以普通钓客的身份,去练竿。”
刘振华一拍大腿,兴奋得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好主意啊宇哥!我早就想去会会他们说的那些老滑鱼了!看看是它们的嘴硬,还是咱们的饵料硬!”
“老刘,你明天也去,但你的任务不是钓鱼。”
王宇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狡黠。
“你负责张扬,把气氛给我搞起来,让所有人都知道,凌北静湖的人来了。”
“不仅人来了,还带着让他们绝望的东西来了。”
刘振华咧嘴一笑,露出一个“我懂”的表情,胸脯拍得邦邦响:“得嘞宇哥!论搞心态,我刘振华是专业的!”
“小周,你带上设备。”
王宇继续吩咐道。
“记录水温、风速、气压,还有丁一的每一个中鱼数据。最重要的是,观察那个沈万里,如果他也在场,把他抛竿的频率、换饵的习惯,甚至喝了几口水都给我记下来。”
“明白,王总。”周子昂立刻开始收拾他的数据包,像个即将奔赴战场的特工。
最后,王宇的目光落回到丁一身上。
“老丁,明天是你的主场。但我们不光是去适应场地。”
王宇从行李箱的夹层里,拿出一个黑色的、抽了真空的密封袋,随手扔给丁一。
丁一稳稳接住,隔着袋子捏了捏,里面是细腻的粉末状物体,一股熟悉的、让他血液都有些发热的特殊气味隐隐传来。
“这是……“一扫光’?”
丁一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诧异,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解。
“钱塘杯不是禁用我们的饵料吗?”
“比赛禁用,没说练竿禁用。”
王宇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不符合他年龄的深沉与谋算。
“天星池的滑鱼不是很厉害吗?”
“我倒要看看,在“一扫光’的十倍诱惑力面前,它们能滑到哪里去。”
周子昂和刘振华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王宇的意图。
这哪里是去练竿!
这分明是去砸场子!
是去给所有潜在的对手,进行一次惨无人道的精神打击!
“高手过招,技术只是一方面,心态更重要。”
王宇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我们要赶在比赛正式开始前,先把他们的心气儿,彻底打下去!”
第二天上午,杭城,天星竞技池。
作为国内顶级的竞技钓场,这里设施完善,环境规整。水泥硬化的池岸,标准化的钓位,水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色彩各异的浮漂。
虽然距离“钱塘杯”还有两天,但池边已经坐满了前来练竿的钓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声的硝烟味。王宇一行四人,穿着便装,买了四百块一张的练竿票,低调地走进了钓场。
“我去,这阵仗。”
刘振华扫了一眼,压低声音:“宇哥,你看那边,清一色的钓箱、炮台,装备都挺专业啊。个个看着都跟大师似的。”
王宇没说话,他在观察。
这里的钓手,动作确实比凌北和汉阳的比赛里看到的要利索、精准得多。
他们找了一个靠近角落的区域。
丁一默默地坐下,开始组装他的“龙渊”钓竿。
那套通体漆黑、暗纹流淌的顶级装备一拿出来,立刻就吸引了周围几个钓手的注意,但他们也只是瞥了一眼,便继续专注于自己的浮漂,高手间的矜持让他们不屑于多问。
“小周,开始记录。”王宇坐在后面的马扎上,戴上墨镜,像个普通游客。
周子昂架起了一个小型的气象仪,又拿出测温枪测量水温,笔记本上数据飞快地跳动。
刘振华则溜达着,跟旁边的钓友套近乎。
“哥们儿,口怎么样啊?”
“别提了,滑得跟泥鳅一样。”那钓友摇摇头,满脸愁容:“这池子里的鱼,都快成精了。半天没几口正经的,全是假信号。”
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