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星联生态(12.8k)(5 / 7)
李总,为了完成四大品类的生产任务,我们已经将公司在消费电子、通讯设备这方面的主要生产线重新分配。” 第一工厂:负责手机的生产,现有生产线,将新增一条专门用于星锋e5的高端线。 第二工厂:笔记本的生产核心,星翼9和星御9采用不同的装配流程,同时新增一条qc(质量控制)专线。 第三工厂:专注于台式机的整机装配和测试,同时新增电竞机箱生产线。 第四工厂:全力投入平板星光3的生产,确保按时供货。 他接着提到:“为了保证效率
和质量,我们将导入新的ai质量监控系统,每一台出厂设备都必须通过严苛的自动化测试。” “以星御9为例,我们计划每批次设备,都要模拟24小时高负载运行。” 虞国龙顿了一下,微微一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设备维护得靠谱,否则效率也会‘扑街’。” 李凡立刻拍板:“全面更新设备维护机制,不能让一颗螺丝钉拖了整支队伍的后腿。” 多品类产品的同步上市,意味着多个部门必须联动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造成全盘延误。 星联it部门负责人提出了他们的协作计划:“我们将开发一套实时监控和调度系统,将生产线、仓储物流和销售渠道全部连接起来。” 他展示了一张系统框架图: 生产进度管理:实时监控每条生产线的运作情况,确保订单按计划推进。 库存管理:通过ai预测库存需求,优化库存配置,避免缺货或积压。 物流支持:与物流子公司合作,优化配送路径,确保新品能够及时铺货。 李凡对此非常赞赏:“这套系统不仅是为这次新品上市服务,更是星联未来多品类协作的基础。要保证它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会议进行到中段,虞国龙突然说道:“李总,其实还有一个小问题——我们要不要为高端产品预留些产能,以应对可能的意外爆款?” 李凡微微一笑:“当然要预留。经验告诉我,高端市场总是会有一些‘惊喜’。” “不过,基础市场的产能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是我们的销量大头。” 会议室里气氛一松,苏雅馨调侃道:“李总果然对市场敏感度满格,您的决策总是那么精准。” 李凡打趣道:“我只是不想以后听你们抱怨说产能不够。再说,万一爆款了,不够生产可就是我们的失误了。” 全场一阵笑声,紧张的气氛缓解不少。 会议接近尾声,李凡对各子公司负责人做了最后的动员:“各位,从供应链到生产,从工厂到物流,每个环节都是我们实现蓝图的基石。” “这次新品发布的成败,取决于我们能否像一台机器一样高效运转。”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没有人可以单打独斗。这次协作,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也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整体作战能力。” “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复杂,只有今天做到无缝配合,明天我们才有资格去争夺更大的胜利。” 所有人纷纷点头,气氛再度升温。 李凡走出会议室时,深市的夜晚已经降临,但星联总部的灯火依旧通明。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是一场新品发布,更是星联迈向更高峰的一次全面试炼。 ----------------- 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而将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离不开一套精准的营销和渠道布局方案。 星联的高管们深知,科技产品从发布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严密的策划和执行。 李凡召集市场部、品牌团队和渠道负责人进行讨论,一场关于新品上市的全面部署拉开帷幕。 会议伊始,苏雅馨满怀激情地提出了她的想法:“李总,这次我们不仅要发布产品,还要发布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产品本身是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感受到,星联的产品,是如何融入并提升他们的生活。” 她展示了发布会的初步方案: 【主题:未来之选,星联同行】 苏雅馨解释:“这个主题,强调了我们的技术前瞻性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传递出‘星联是你值得信赖的科技伙伴’的理念。” 场地:选址深市国际会展中心,将场地分为三个区域: 主舞台,用于展示产品理念和亮点功能; 产品体验区,让观众亲身感受新设备; 媒体专区,为媒体记者提供全方位的发布支持。 亮点环节:利用ar技术打造沉浸式发布体验,观众通过ar眼镜(测试体验版)可以实时查看产品内部构造和功能演示。 苏雅馨自信地说:“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场产品展示,更是一次让用户与品牌共情的机会。” 李凡笑着回应:“发布会主题不错,不过要确保三个层次的用户都能找到共鸣点。” “e5用户想看到高端和创新,s11用户想要实用和时尚,而x3用户希望看到性价比的极限。” 接着,营销团队负责人路海雪,介绍了整体推广策略:“李总,我们认为,这次的推广需要实现双线作战——线上覆盖广度,线下强化
体验。”【线上推广策略】 社交媒体传播:与星语、星视、星闻,以及其他多个平台合作,发布短视频和种草内容,吸引年轻用户。 kol合作:邀请知名科技博主和行业意见领袖,提前体验并评价产品,增强口碑传播。 电商平台预售:在星联商城等其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