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矛盾转移,主题升华(3 / 3)

加入书签

此,新版《哪咤2》里甚至还有几个意味深长的画面。

例如哪咤第一次到玉虚宫的时候,就看到了不少动物,许多玉虚宫女弟子还养着一些宠物。

初始看时,观众们只以为这是玉虚宫弟子有爱心,但等到后面答案揭晓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可爱的宠物,就是被打回原形的妖族。

也正是因为有了制度性的压迫和阶极,成见才有了生存的土壤,简单点说这就是一体两面的。

而电影里的哪咤,自然也从第一部里对“成见”的反抗,上升到了对“诞生成见的制度”的反抗,整体的故事内核,自然而然上升了一个档次。

不仅仅如此,这也同时为后续的续集埋下了内核升级的伏笔。

因为在华夏的文化体系下,有时候仅仅只有反抗是不够的。

单纯的反抗,那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口号。

反抗和建制,才是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文化脉络。

从秦始皇的大一统到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到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从巍巍大唐八方来朝,到天街踏尽公卿骨。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反抗、建设、再反抗、再建设、继续反抗、继续建设的史诗。

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展现了不屈的意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权威的藐视。

剔骨还父,削肉还母。

战天斗地,不惧强权。

这,也才是哪咤之所以历经多年,依旧为人所津津乐道,被大众所喜爱的原因。

但仅仅只有前面的魔童降世和闹海还不够,这只是在破坏,在反抗,哪咤依旧还是魔童。

只有第三部里哪咤与截教接触,发现原来在阐教之外,还有另一种有教无类的制度。

这时候他才会认识到,制度并非是件纯粹的坏事,单纯的反抗和破坏,并不能解决问题。

如此第四部里,他才有理由添加武王伐纣的大军,走过一个从反抗到建设的轮回,完成从魔童到三坛海会大神的成长转变。

到了那时,再回头看看,单纯的仙与魔的二元对立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