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避难所(2 / 3)

加入书签

从未出现的那一刻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此要饿饭。我此时去计较口味这些,这不肯吃、那不肯用的,除了矫情外,就是不知轻重了,自己也是会饿肚子的,实在是不应该的。再说这些东西先生早先也讲过的,养分也是足够的,填饱了肚子才能更好的做后面的事,肚中有粮,心中才不慌。”

“嗯,说的是,这就是讲到计划组织的问题了。我们对具体的计划组织并不清楚,不好直接去说,但是就今日整个过程来看,应该还说得上是忙而不乱的。都是按照固定的程式在做,这是表象,但也很能说明问题。至于它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就需要你去想了。答案可能很简单,但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你看到的每一幕场景都会提示你什么,你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也是需要观察的。刚才说社会、说人类,现在说具体而微的工作细节,这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像我当初交给你的五本书一样,从一个方面讲,但彼此间又相互联系,这也是一样的。通过具体而微的细节,你见证了什么,这反映了什么,虽说这种方法有偏颇的地方,以偏概全,但就此微缩成一景,你也能从中看出这个整体是如何的,心里就能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以后再依据事情的走向来修改、增补、丰富自己的判断。事后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你就能有更多的发现,人情练达皆学问,世事洞明皆文章说的是不错的,只是格局太小了点。”

亨亚日听出先生这教自己的意思,该当如何去看救灾的计划和组织,还有一些言外之意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应该是为启发自己刻意而为之的吧。亨亚日回顾了一回在公役所和街区指挥部时的情景,甚至是在发出黄色烟幕后,赶到的后续救援人员的言语与做事风格,多少明白了先生为什么会这么说,当中又隐含了什么。一个社会的进步或不是单单体现在人们的个人素质上,还应该包含家庭、团体、组织,甚至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素质的提高,这个提高不再他掌握了多少的知识,而是思想观念的本质提升,把人当人看。看看他们的心思用在什么地方,是只想着治民,针对这辖下之民,把这一个个的刁横、野蛮的家伙都给驯成绵羊,无论给他青草还是鞭子都是对他的厚爱,方显得我之手段;还是说想着分门别类的。什么事情该怎么办,谁来办,哪些是他办理的范围,哪些又有超出,超出的该谁来负责等等,这些说起来就都是具体而微的,想着的不单单是治下之民不闹事这么简单。还有治理之人不逾矩、不弄权,不利用不对等的关系来欺诈,这说起来本就该如此的事情,也是应当应分的事,却每每总被人当成感恩戴德的事,殊不知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如果不出来走走看看,对这一点自然不会有什么认识,甚至以为事情原本就该是那样,这下却知道原来还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也不会有很直观的对比。这下对比却高下立判,这对亨亚日理解别国之所以进步得这么快也有很大的帮助。当初就有带着这个问题的本意而来,这段经历虽是计划外的,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别国除了有新事物出现,并充分利用了这个新事物所带来的契机而外,或许与这不同的治理也好、管理也罢的方式方法也罢,真有着莫大的关系。

师徒二人讲话、思考,谢明宇不发一言的旁听,时不时还四周看上一眼。声音在只在几人中间传递,时有时无的,外人除非刻意,也无法知晓他们说的什么。多部分人也在简单交流几句后,都各自休息了,而且一整天的事情一切就绪,再到用晚餐,已是差不多晚上九时了,多部分人谈性并不高,所以四周也渐渐变得寂静起来。亨亚日原本有很高的谈性,只想了一会儿之后,扭过头却发现先生已经躺下,还把眼睛闭上,呼吸均匀而悠长。虽不是睡着的模样,明显是免扰模式,只谢明宇还在左顾右盼的。亨亚日压制住说话的**,和谢明宇对视一眼,道了声晚安,点了点头后,各自分头躺了下来。

躺下后的亨亚日虽然疲累,但刚刚被先生撩拨起了思绪,头脑还余点小兴奋,暂时还并不想睡,有些遗憾的是出发时并没带上日志,否则此刻自己说不得要好好的写一回日志才罢。只这日志却是要后补的,想想暂先睡不着,还是先打好腹稿的好,到时直接记下就成,倒是省了不少书写时需要再润色、再思考的时间,也算有益。闭眼腹稿中,只不知不觉间,亨亚日只觉困意上头,竟然睡得熟了。

疲累后的夜晚,人睡的格外香甜,亨亚日一觉醒来时,已有一些人起了身。葛自澹和谢明宇也都已经起身,正端坐在铺盖上,亨亚日也赶紧一骨碌爬起来,有心去方便、洗漱一回,眼睛骨碌碌的转,往那几个功能区打量,皱了皱眉。谢明宇大约看出亨亚日的意思,他示意亨亚日随他去,然后起身带亨亚日去到功能区的其中一个洞口门户,临进门之际还塞给亨亚日一团东西,亨亚日一摸,感觉到显然是一沓手纸,顿时放心不小。

厕所的布置并不像一个现代的厕所所应有的模样,倒是和亨亚日在国内乡下的旱厕和学校里的公厕差不多,只是干净些,蹲位间也没有界墙予以分割。亨亚日进去之后,那独有的味道就开始进入鼻端了,小便的味道似乎更加浓一些,只是居然没什么味道飘逸出洞口来,倒是一件让人诧异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