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三体伏笔,量子玫瑰(为蒙奇奇大佬加更,感谢再上一盟)(6 / 10)

加入书签

一眼,整个气象研究所只有他们知道球状闪电和球闪武器的存在,现在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被敌人窃取了技术,还施彼身!

陈博士朝着南海的方向看了眼,疯了一般地开车往北。

一直开到一个远郊的小县城,这里虽然也停电,但球状闪电带来的芯片毁损率不高,显然已经出了辐射范围。

他找到一家网吧联系上了丁仪和许大校,后者二话不说,立马要派军用飞机来接他。

但在和丁仪的对话中,一个比陈光预想中的局势还要恶劣得多的消息,让两人久久沉默。

一个广角的俯瞰镜头从陈光然的表情和泛红的眼框特写开始,极速拉升,导演路宽在这里将陈博士离开的这一年多时间中,在林云身上发生的往事,通过丁仪的诉说具象在了银幕上。

也即,电影之前通过陈光这个“伪主角”来引入各种线索、体现人物性格的叙事方式被推翻,从这里开始,要把聚光灯完全投射在周讯扮演的林云一个人身上。

伍迪艾伦等国际导演当然知道,这是一种变种的情感引导式倒叙,将观众情绪顶点转化为回溯叙事的入口。

银幕上,陈光的最后一个表情淡化,时间戳来到半年前。

再次出现在镜头中的已经是海上对峙的场景了,敌人的袭击是以四十多枚导弹攻击的方式开始的。

但和意料不同的是,这批导弹在珠峰号防御圈外就被全部引爆,从空中霰发出大量白色粉末,并在这一海域发射大功率激光,看起来象是探测潜艇。

虽然观影时间较长,但电影宫中不乏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影迷,还是想起了几年前前陈光在俄克拉荷马州气象研讨会上的讲座。

镜头闪回,那些白色粉末和昔日陈光在讲座上展示的气象仿真动画,一模一样。

那是高效制冷剂!

敌军在做什么?

他们在利用陈光研发出的用以给人类造福的“龙卷风预测和预报”技术,反其道而行之,在我军海域上掀起超强度的龙卷风,企图摧毁珠峰号!

会发展成为龙卷风的“风卵”的内核是一团下沉的冷空气,通过加热而阻止其下沉就能消灭可能演变的天灾;

而反之投放高强度制冷剂,则可以人为制造出这样的天灾,陈光的研究成果,让这一“超级气象武器”的诞生,成为现实。

于是出现在画面中、利用顶级特效生成的超级龙卷风,以两百公里的直径,超越自然界最大的f5级别、达到f7级别的超级龙卷风,开始了无情的杀戮。

珠峰号紧急转向,但已经避之不及,主甲板被折断后旋即悲壮沉没!

在最后一瞬的画面中,舰长果断地命令对两座压水反应堆进行a级封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可能的核泄漏,但也使珠峰号彻底失去了动力。

至此,江星辰,连同两千多名我军将士——壮烈殉国!

在场的观众都是西方人居多,对这样的场面还没有太过感同身受,只是好奇这个中国特效公司的水平什么时候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了。

但国人和未来的内地观众们,一定会对这个即便是架空世界、却也叫人黯然神伤的的结果悲愤不已。

现实中,我们甚至还没能拥有这艘沉没的巨舰。

除了战士们、林云、林峰之外,最思之欲狂的莫过于此刻画面闪回的陈博士了。

即便他的演技成果当年也是经过国内审查才得以参加的海外交流,但总归这项本来用于造福世界的技术,成为了一个子手。

敌人把他的犁铸成了剑,刺穿了祖国的海防线。

这一刻,他才愈发能够理解林云的感受。

镜头再一切转,是面容憔瘁、双眼通红的林云在海军基地和球状闪电部队动员、道别。

没错,他们要被派去进行一项十死九生的任务,用球闪武器破坏对方航母上的电子设备芯片,为我军的岸基反航导弹提供打击机会。

也即袭击对方航母,摧毁芯片。

但鉴于球闪武器目前的局限性,如不能进行超视域打击、不能在水下发射、又没有机载型号等,战土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乘坐渔船悄悄接近。

这意味着行动但凡稍有差错,他们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

随着用于打击航母的飞鱼导弹的运载、布控完毕,晨雾中五十条渔船停靠在港口,当敌军的斯坦尼斯号战斗群深入伏击范围后,康明中校下达了射击指令!

电影镜头中,那些战前还在愉快调侃、互相鼓励,反侦察时候冷静泰然的可爱战土们,果断激发了球闪武器。

剧烈闪动的青色电光把周围的海面照得雪亮,一串串发着红光的雷球贴着海面飞出去,它们尾部的荧光形成了以各艘渔船为中心点的一个个扇形,随着球状闪电串的移动而扩大。

从整个战场看,那一串串球状闪电球和数量更多的荧光线,构成了一张网住舰队的巨网。

战争史上的辉煌时刻,似乎已经到来。

尽管因为电影放映时长和林云的人物剧情,判断出此时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的影迷们知道第一次尝试可能不会成功,但还是对这些悍不畏死的战士们充满了期待!

但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