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三体伏笔,量子玫瑰(为蒙奇奇大佬加更,感谢再上一盟)(7 / 10)

加入书签

遗撼的是,推翻了基础物理架构的球状闪电,在现代战争史上的第一次亮相,以失败告终了。

就在第一批球状闪电即将命中目标的刹那,它们的轨迹突然发生诡异的偏转。那些燃烧的光球或是冲天而起没入云宵,或是坠入波涛汹涌的大海,或是擦着舰队的首尾掠过,始终无法触及舰体分毫。

仿佛每艘战舰都被笼罩在一个无形的屏障之中,将所有的球状闪电牢牢隔绝在外。

“磁场屏蔽!”

康明脑海中闪过这个令人心悸的词汇,无数次出现在球状闪电武器研制者噩梦中的东西,现在终于变成了现实。

中校毫不尤豫地嘶声下令:“全体停止攻击,立即销毁武器!”

没有一刻尤豫,所有渔船上的射击骤然停止。

失去目标的球状闪电如无头苍蝇般在舰队上空飘荡,它们拖拽的光尾在夜空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光网,原本整齐的呼啸声化作一片混乱的蜂鸣。

这纷乱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天折的进攻奏响一曲凄厉的挽歌。

敌人是如何得知球闪武器的存在,并做出针对性防御的,其实并不难猜,影片在前述剧情中已经给足了提示和伏笔。

那一天在靶场丁仪所说的观察者的存在,一年前震惊世界的伊甸园反恐战斗,即便掩藏得再好,都给了敌军零星的信息收集渠道。

珠峰号腰斩,江星辰殉国,伏击战折戟,面对敌势汹汹,神州似乎即将陆沉,也让林云更加绝望和脆弱。

她似乎又回到了五岁那一天,看着母亲的户体面目全非的惨痛场景。

海上伏击失败后,球状闪电部队遭遇严重打击,研究和参战也暂时停止,国家不可能仅在这样的概念性武器上寄予反击的希望。

就在此时,此前身患绝症的张彬也去世了。

按照他的要求,丁仪决定替代已经淡出研究团队、不适合再接触军事机密的陈光,履行对他的承诺,用球状闪电火化他的遗体,和妻子郑敏合葬。

不知为何,火化这一天的天空反倒是晴空万里,憔瘁消极到了极点的林云和丁仪一道来送这位球闪研究者最后一程。

如果没有他的防雷涂料,也许就没有现在的球闪研究成果。

镜头切转到八达岭附近的一处公墓墓园,两人无言地前行,脚底金黄色的落叶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一个离去的季节,一个死亡的季节,也是一个写诗的季节。

两人在张彬简朴的墓碑前静立着,稀疏的枝间漏下清冷的阳光,在山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远处城墙豌蜓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几片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青石墓碑上,仿佛季节最后的告别,偶尔传来一两声孤寂的鸟鸣,更添几分萧瑟。

在这片静默的秋光里,似乎连风都放轻了脚步。

“金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们不能同时去涉足,但我们却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这从此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林云喃喃地吟起了弗罗斯特的那首诗,声音象林间的清泉。

“想过走另一条路吗?”丁仪问。

“有吗?”

“战后离开军队,和我一起去研究宏粒子,我有理论能力,你是工程和应用天才,我们很可能取得现代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我是离不开军队的。”林云淡然一笑,蹲下身子把张彬墓前的枯叶拂去,“从生,到死。”

“?这是什么?”女军官突然失声叫道!

丁仪凑近了看,只见原本只有张彬名字和生卒日期的墓碑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小字。

这些小字甚至复盖了碑顶和碑的背面,那些小字全是方程和计算公式。仿佛是这块墓碑被放到由方程和公式组成的液体中浸过一样。

“它们在消失!”林云惊呼。

“少一个观察者,它的坍缩速度就慢一些。”丁仪当机立断地一把将她推开,整个人伏在墓碑上,眼神死死盯住“浮光跃金”的文本,一动不动。

“我去拿纸笔。”

“来不及了,别打扰我。”六分仪完全进入了状态,这些方程式对于陈光、林云等人可能还不大看得懂,但对于他这个潜心研究了两年多宏粒子的物理学天才而言,有如甘霖!

他越看越心惊,因为从陈光处借阅过张彬和郑敏的手稿笔记,他和林云都认得出这就是后者的笔迹,而文本所描述和推导的,正是宏原子的数学模型!。

西方的最后一线天光,给墓碑群涂上了一层诡异的蓝色,天很快完全黑了。

无论有没有读完全部碑文,面无表情的丁仪整个人如释重负地向后一倒,瘫在了草坪上。

“林云,我们能找到原子核了。”

女军官喜出望外:“什么!真的?”

在战略态势极为被动的情况下,丁仪发现了宏原子的原子核,有什么意义?

宏原子模型就如同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提供了理解整个宏物质世界组成与规律的根本框架。

从球状闪电以及它的本质宏电子作为武器应用的角度来说,如果说前者只能作为摧毁舰船和电子设备的“战术级”武器的话,那宏原子和原子核的发现,就能够提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