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1 / 2)

加入书签

第70章吉日

过完年,,生活渐渐恢复成正常的节奏。

每年,程梅和阮柠年后也没走亲戚,主要程梅这边和亲戚的关系也不密切。大年初四,程梅特意选的良辰吉日,带阮柠去寺庙里去拜拜。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鞭炮特有的味道,寒风凛冽,阮柠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裹着围巾,只露出一双圆瞪瞪的杏眼。

母女俩坐的公交,下车后要走一段青石板小路,程梅扫码取了两张门票。灰蒙蒙的天,远处古寺飞檐微挑,香火旺盛,檀香沉郁厚重,来寺庙的人还挺多。

程梅领着阮柠跪地拜佛,直到拜完庙里所有的菩萨。大约一小时后,程梅和阮柠起身,路过一位穿着青湛衣服的老方丈时,程梅侧头嘱咐阮柠:“我和方丈师傅说几句话,你去外边等我。”阮柠点点头。

随即,程梅朝那道沉稳的青湛色身影走去,阮柠越过高高的门槛,抬脚走到外面院子里。

外面光线亮了些,清冷的空气直灌肺部。

阮柠下意识抬眸,便撞见院子里两排长长的木架上,系满了许愿的红色绸带。冬日寒风凛冽,像波浪般翻涌,发出细碎轻柔的沙沙声。阮柠听不见,她只透过一排排红色绸带,脑子里思绪翻飞涌动。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毫无预兆撩动她心底的角落。她想起上次薛政屿带她去香山拜佛,明明是几个月发生的事,现在回想起来清晰如昨。

薛政屿站在百年老树下,帮她扶着梯子,她亲手挂上了自己的红色许愿带。脑子里一时间闪过无数片段。阮柠重重哈了一口气,她捂了捂手指,一下子情绪加重,此刻好希望薛政屿也能陪在身边。小手掏出手机,指尖触到冰冷的机身,阮柠有些发抖。细指点开微信,聊天记录干净,还停在薛政屿说我爱你的那次。手指停在键盘上,阮柠没有半分犹疑,细指落下,敲出两个极简单的文字:【想你。】

拇指摁住,点击发送。

手机屏幕的光随即熄灭下去。阮柠把手机塞进口袋,程梅正好从大雄宝殿出来,两人在庙里吃了两碗素面,随后坐车回家。初七大清晨,程梅咽下最后一口米粉,就起身忙碌起来。往年,程梅都是大年初八正式开张出摊,好日子能讨一个好彩头。程梅系上洗得发白的围裙,正式开张前一天是最忙的,事情具体又琐碎。阮柠把餐桌上的碗叠起来,放到厨房洗手池冲干净,程梅开始着手处理肉馅。

她买的上好的前腿肉,新鲜粉红,还搭配好了合适的猪肉脂肪。常年操作,程梅动作利落顺畅,洗净、切块,再放入绞肉机打碎。阮柠把碗放进碗柜,看到案板上的大筒子骨,“妈,我来帮你熬汤。”程梅放不开手里的活,只能点点头,阮柠找出大沙锅洗干净,将大筒子骨放进去,加上充足的水,再切了几片姜和小段葱白,也一起放进去熬煮。这些事情,程梅没教过阮柠,她见多了,自然也会了。馄饨皮也是程梅手工做的,所以她包的馄饨比别家的更好吃,更透亮新鲜。一张大面团被程梅揉得光滑柔韧,很快,她擀成了一张又薄又透的大面皮。拿起菜刀,程梅利落地切成四四方方、大小均匀,边缘整齐的馄饨皮。站在餐桌前,阮柠铺上塑料餐布,从厨房端来程梅搅拌好的馄饨馅。母女俩相对而坐,程梅拈起一张面皮,筷子尖尖挑起一小团肉馅,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捏面皮一角,往中心一兜,俩食指配合一压一捻,收拢两边后,一个漂亮又饱满的馄饨诞生了。

阮柠学着程梅的样子,手指翻飞间,馄饨稳稳立在她手心,中间鼓胀,两边露出漂亮的白褶。

很快,竹匾里的馄饨就多了起来,码得整整齐齐的来,每个都挺括均匀。程梅看着阮柠利落的动作,脸上露出笑意,“你这双天生拿笔杆子的手,放假只能陪我包馄饨了。”

她语气里有欣慰,也有不难察觉的复杂情绪。阮柠手没停,指尖捻起下一张面皮,目光先落在程梅的唇边,往下,落在她忙碌又粗糙的手背处。

“妈,我平常在学校里读书,也没时间帮忙,放假能多帮帮您,我很开心。″

过了会,阮柠问程梅:“妈,你有没有想过……租个正经的小门面?”她只要有空,就会主动帮程梅一起出摊,程梅不愿意让女儿跟自己去受罪。阮柠才不管。

她知道程梅摆摊的不容易,更不忍心妈妈在外风吹日晒赚钱,她在家里享福。

她见过刁钻的客户,也在暴雨突然降临时,她和妈妈一起推着单车往家赶,也体会过城管突袭,程梅只能推着餐车东躲西藏。话一出口,程梅捻馄饨皮的手,顿了下。

这时,厨房飘来浓郁的骨头肉汤香气,透明窗户上,凝着白色的霜花,外面天气又潮又冷。

阮柠看着程梅低垂的脸,继续道,“您在外出摊,风吹日晒的,太遭罪了。容城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又冻得伸不出手。平常刮风下雨更麻烦,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

“一旦遇上城管,还得东躲西藏,提心吊胆的。妈,要是您有自己的小店,好歹能遮风挡雨,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空调,您也不用这么受罪了。”程梅没立刻回答,她又包了好一会馄饨,整整齐齐码进竹匾里。起身,程梅进了厨房,捏起长柄勺,放进白色骨汤锅慢慢搅动。氤氲间,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