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2 / 2)

加入书签

腾的浓白蒸汽模糊了她脸上的细纹,也模糊了她眼底的情绪。她动作很慢,勺子粘着浓稠汤底,发出沉闷声响。回到餐桌前,程梅开口,“开店的事我还要再考虑考虑。毕竞房租水电都是一笔开支,摆摊是辛苦了点,比起开店,成本低些,我手里能多攒点钱,到时候留给你读研用。”

阮柠的心像被滚烫了一下,她看向程梅,“妈,我有奖学金,真的够用。学费、生活费,奖学金都覆盖了。您别总想着给我攒钱。”“考研后我学习好,也能拿奖学金,主要我太心疼您,风里来雨里去,我不想您太辛苦。”

“这段时间,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店铺信息,您也不用挪地方,我看的门店就在巷子附近。没有转让费,租金还合适,您要不先瞧瞧?”说起来,这不是母女两人第一次讨论租门店的事。以前,程梅都拒绝了,她一门心思只想给女儿攒钱。一方面,阮柠读书要钱,另一方面,她也想多攒点钱,到时候钱够了就带阮柠去做人工耳蜗手术。

她咨询过医生,人工耳蜗手术在幼童时做的效果最好。虽然错过了最好的时段,程梅还是想着,能攒钱帮女儿做就帮女儿做,只是看唇语,还是有很多不方便,能清晰听到声音会更好。医生也说随着人年纪增长,耳蜗手术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程梅还是铁了心,想给女儿做这个昂贵的手术,哪怕手术后只能听清楚几个字,她都觉得很值她知道女儿在学校都不舍得花她的钱,能节省就节省,好多次她转过去的钱,还没两分钟下,阮柠又给她转回来了。所以手术这件事,程梅一直没跟女儿说,怕她有心理负担。程梅没直接拒绝女儿,“妈知道了,等过完年,妈再好好想想,要是真遇到合适价钱又公道的店铺,妈一定租一个。”“好呐,我再帮您多看看。"阮柠一看程梅松了口,盈白的小脸立马露出笑忌。

馄饨包完,程梅用一次性塑料盒封装,再打包盖紧,阮柠收拾干净桌面,又走进厨房关火。

程梅对女儿说:“我等会儿去送馄饨,你在家等我回来。”她包的馄饨好吃,又是纯手工的,小区周边有一批稳定的固定客户,只要在微信里下单,程梅包完就亲自上门送货。阮柠:“我陪您一起去,帮您提一些。”

须臾,程梅点头,“行。”

初八上午十点,程梅裹着厚厚的棉服,围巾严严实实缠到鼻子,直接推着馄饨摊出门了。

阮柠留在家里,十一点,她动作麻利,炒了两个菜,一道是辣椒炒鸡蛋,一道是蒜苗炒肉。

饭菜出锅,她先拿出干净的饭盒,满满当当盛好饭菜,压实,盖上盖子,又套上一个保温袋。

匆匆扒了几口饭,十二点,阮柠拎着饭盒出门。走了好一会儿,阮柠走到了程梅的馄饨摊前。摊前空荡荡,只有几张塑料桌椅孤零零摆着,许是过年大家都在走亲戚玩乐,来吃馄饨的人就少了。

“妈,快吃饭!“阮柠的声音被风吹得有点散。她几步小跑到程梅身边,把饭盒塞进她怀里,催促她:“找个背风的地儿,趁热吃,我看着这里。”

程梅接过饭盒,冻得有些麻木的脸露出笑,问她,“你过来冷不冷?妈吃完你就快点回去哈。”

阮柠推了推程梅去吃饭,她没答应程梅。

程梅提着饭盒,快步走向稍微能遮挡点风的墙角背风处,蹲下身,打开了饭盒。

站了不到十分钟,阮柠一边跺脚一边捂手,双手拢在唇边哈气。南方的冬天又湿又冷,刺骨的寒已穿透了羽绒服和毛衣,直往骨头缝里钻。阮柠缩着脖子,原地小跑,试图驱散入骨的寒气。程梅吃得很快,她拎着饭盒匆匆而来,催女儿回家烤火。外面实在太冷了,会把人冻坏的。

阮柠不肯。

见阮柠不肯回去,程梅便指了指背风的墙面,“你先去那里躲躲,等会来换我。”

阮柠这才答应。

调整了一下炉火,突然一道修长的身影站在程梅面前。她抬眸,见男生穿一件深色长款羽绒服,身形挺拔,“你好,"男声响起,是一口纯正的京腔,“阿姨,请来一碗馄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