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五成把握(2 / 2)
营,就全靠你了。”
苏夏暖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王宇的意思。
他要去杭城督战省赛,后方必须有人坐镇。
“你放心心去吧。”
苏夏暖深吸一口气,迅速进入了“苏总”的角色。
“青石小筑有刘宏硕盯着,渔具厂有耿强。和政府对接的事情,我来处理。”
“你只管把那个省级冠军给我拿回来。”
“遵命,苏总。”
王宇哈哈一笑,踩下油门,Tank300汇入车流,直奔青石村。
静湖水库,二号坑,模拟训练区。
丁一正坐在钓箱上,眉头紧锁。
他面前的浮漂,像是被焊在了水面上,半天没有一个清晰的顿口。
这片模拟天星竞技池的水域,让丁一吃尽了苦头。
那些从黑坑收回来的老滑鱼,狡猾得超乎想象。
它们对饵料的试探,轻微到几乎无法捕捉。
王宇走到他身后,看了一会儿。
“怎么样,找到感觉了吗?”
丁一摇摇头,声音有些沙哑:“很难。”
“这些鱼,吃口太乱了。浮漂信号全是假的。”
他用的是杭城寄来的指定公饵,没有了“一扫光”的十倍诱惑力,他必须依靠纯粹的技术和经验,去判断那转瞬即逝的真实鱼口。
“这是好事。”
王宇在他旁边坐下。
“在凌北,你找不到比这更难的鱼情了。如果你能征服它们,杭城的天星池,就不在话下。”丁一沉默了片刻,拿起毛巾擦了擦手。
“我需要时间。”
“你还有三天时间。”
王宇站起身:“明天一早,我们出发去杭城。提前去适应那边的水土。”
他拍了拍丁一的肩膀:“别有压力。你的装备是最好的。”
那套价值七十多万的“龙渊”系列,是王宇为他准备的秘密武器。
在顶尖高手的对决中,装备的细微优势,往往能决定胜负。
“明白。”
丁一重新拿起鱼竿,再次抛投入水。
第二天清晨。
刘宏硕顶着两个黑眼圈,打着哈欠来送行。
“老王,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他拍着胸脯保证:“青石小筑的流水,等你回来,保证再翻一番。”
王宇点点头。
刘宏硕的管理能力,他信得过。
苏夏暖帮王宇整理好行李,轻声叮嘱:“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等我好消息。”
王宇在她额头亲了一下,转身上车。
车是最近以公司名义购买的丰田埃尔法,以后难免会有长途出行问题,自己的Tank300虽然帅,但长途行驶着实有些不舒服。
驾驶座上是提前回来的周子昂,他已经规划好了路线和行程。
副驾驶上,刘振华正兴奋地刷着手机,查看杭城的天气和钓鱼论坛。
丁一坐在后排,闭目养神,怀里抱着他的“龙渊”竿包。
“出发。”
王宇一声令下,埃尔法驶出青石村,向着杭城进发。
杭城,天星竞技池。
这里是浙省钓鱼圈的圣地,也是国内最标准的竞技钓场之一。
距离“钱塘杯”开赛还有两天,但赛场周围已经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王宇一行人抵达杭城后,直接入住了赛场附近的酒店。
安顿好后,四个人在王宇的房间里开会。
“王总,这几天我和刘哥把情况摸得差不多了。”
周子昂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详细的报告。
“杭城最近的气温比凌北高3-5度,气压偏低。这对鱼口有很大影响。”
他推了推眼镜:“根据我的分析,比赛当天,鱼口可能会非常慢,对选手的耐心和精细化操作要求极刘振华灌了一大口茶,补充道:“小周说的对。而且,我打听到了,这次比赛,他们放的鱼,有一半是新鱼,一半是老滑鱼。”
“这就更复杂了。新鱼吃口猛,老鱼吃口刁。饵料状态和钓法,得随时调整。”
王宇看向刘振华:“对手呢?”
“重头戏来了。”
刘振华收起了平时的嬉皮笑脸,神情变得严肃。
“这次比赛,高手云集。但我们最大的对手,只有两个。”
“一个是沈万里,国家级竞钓大师,浙省钓王,主场作战,经验丰富。”
“另一个,是来自苏省的张赫,年轻一代的顶尖高手,号称“快鱼小王子’,手速极快。”刘振华顿了顿:“特别是那个沈万里,据说他对天星池的鱼情了如指掌,手里还有独门的小药配方。”王宇听完,看向一直沉默的丁一。
“老丁,有把握吗?”
丁一睁开眼睛。
经过在二号坑的魔鬼训练,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老滑鱼的钓法。
“五成。”
↑返回顶部↑